华为智界版“Model Y”发布,标配丰富功能引关注

访客 新能源 89
以下是重写后的内容: 国庆节将至,众多品牌在近两周纷纷推出自家新品,欲在黄金周期间展开激烈竞争。华为亦不例外,在今日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鸿蒙智行旗下的首款轿跑 SUV 智界 R7 正式亮相。新车起售价由预售时的 26.8 万元降至 25.98 万元,然而,此价格仍比当下畅销的特斯拉 Model Y 高出 1 万元。 余承东认为,虽说智界 R7 价格略高,但产品力优势显著,宣称能用 Model Y 的价格,带来特斯拉百万级 Model X 的体验。此次,余承东将“遥遥领先”换为了“远远超越”。

智界 R7 在智驾、底盘、座舱空间、续航等方面均大幅超越 Model Y,实现跨级打击。

半个月前的华为发布会上,主角有二,一是三折叠屏手机华为 Mate XT,二是问界 M9 五座版,当时智界 R7 仅在 PPT 最后几页有所提及,相关内容较少:全系 800V,CLTC 续航达 802km,内饰与智界 S7 相差无几,副驾配备零重力座椅,空间优势明显;前备厢开启方式独特,用指关节敲击车头两下,即可自动开启。 出人意料的是,仅凭这些信息及 26.8 万元的预售价,智界 R7 在一天内便收获 1 万个订单,尽管这些订单可退,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其的期待。 的确,以空间和实用性为卖点的 SUV 往往更受市场青睐。与 Model Y 类似,智界 R7 拥有大溜背,整体采用 One-Box 设计理念,其尺寸也是典型的电车规格,车长 5 米、轴距 3 米、车宽 2 米。 但若仔细观察智界 R7 的侧视图,或许能发现华为的一处精巧构思——R7 的溜背较为平缓,虽视觉上略显臃肿,却巧妙地解决了轿跑 SUV 的头部空间问题。 从数据来看,的确如此。智界 R7 后排头部空间达 1034mm,相较特斯拉 Model Y 的 1001mm 拉开了明显差距,与近期大热的乐道 L60(1010mm)相比,也具有一定优势。即便天幕遮阳帘关闭,其头部空间仍能超过一拳。 在确立轿跑 SUV 的设计基调后,智界 R7 延续了智界家族的标志性设计语言,与智界 S7 共享诸多设计元素。 对于智界这一新兴品牌,此策略颇为明智。相较于追求设计上的大胆创新,让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深刻记忆更为重要,而家族化的设计风格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内饰方面,R7 亦效仿智界 S7,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展示了亮眼的“游艇环抱座舱设计”。 同样的双层仪表台和 12.3 英寸的前眺领航屏,方向盘仍为三幅式椭圆造型,中控屏下方是带通风功能的双 50W 无线充电面板。余承东此前曾表示,这种双层仪表台在需要移动办公时可“秒变”工作台,若使用华为品牌笔记本电脑,还可与车内鸿蒙座舱实现互联。 相比工作,智界 S7 的副驾显然更适合享受。 零重力座椅一直是华为的强项,早在 2022 年,华为便将此配置应用于问界 M7 中,此后,车圈掀起了“零重力座椅风”。虽说各家都宣称“零重力”,但彼此间存在较大差异,而华为的零重力座椅,舒适度更为出众。 智界十分注重座椅的舒适性,这在后排也有所体现。智界 S7 的后排座椅宽大厚实,高度和柔软度恰到好处,华为将其称为“丝云座椅 2.0”。 “每一个坐垫都是大沙发,”余承东说道,R7 后排的通风、加热、按摩按钮触手可及,靠背还支持一定角度的向后调节。当然,这些舒适配置需选装。 美中不足的是,R7 的腿部空间仅有 956mm,比 Model Y 少了 7 厘米以上。或许正因如此,R7 拥有了一个 837L 的超大后备厢。 能装是智界 R7 的一大特色,除后备厢外,全车还有 41 处储物空间,总容积近 80L,如副驾座椅前方的双开储物空间、8.2L 的车载冷暖箱(选配),以及后排座椅底下的两个大抽屉。 华为的需求洞察能力在前备箱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前备箱虽为常见配置,但仔细回想,您有多久未使用过前备箱了呢?而智界 R7 的前备箱,不仅容量达 52L,开合方式也更为优雅省力,轻敲两下便可弹开,往下一放即可电动闭合,极大地提高了前备箱的实用性。单就此前备箱而言,确实是“远远超越”。

智界 R7,不容有失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余承东共举办了 3 场发布会,每场都提及了智界 R7,可谓用心良苦。诚然,智界这个品牌,着实不能再承受失败了。 作为鸿蒙智行旗下的第二个品牌,智界 S7 在去年 11 月末正式上市时备受瞩目,上市当日便收获 5000 多个订单,3 天内订单数超 20000。 然而,当海量订单涌来,华为和奇瑞却未能顺利承接,智界 S7 的交付问题严重影响了该车型的市场表现。 去年 12 月,智界仅交付 784 辆 S7,今年 1 月更是下滑至 113 辆,引发众多预定车主的不满,大量预定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抱怨交付问题,不满情绪涉及车辆交付未按预定顺序、华为城市 NOA 智驾功能开通缓慢、已交付车辆存在做工瑕疵等方面。 当时,智界 S7 展车及试驾车到店率仅为 30%,交付时间的延迟也严重影响了部分车型配置的选择。 据财新网报道,智界 S7 交付困难的原因包括华为对产品要求较高、部件供应不及时等。华为终端 BG 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曾透露,供应商的产品初期良品率未达到大规模量产要求,导致部分零部件及软件拖累生产进度,预计 4 月才能恢复正常状态。 尽管华为方面未提及奇瑞,但外界认为,奇瑞内部对智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是智界 S7 受阻的主要原因。 4 月,华为为这款纯电轿车举办了第二场发布会,不仅是为了向外界传达“即刻排产”的信息,同时也为了调整价格,相较最初上市时下调了 2 万元。 起初,这场发布会确实产生了一定效果,智界 S7 在 4 月和 5 月的销量均达到 5000 辆,但从 6 月起情况急转直下,月销量回落到 3 月份的水平,仅为 2306 辆,此后更是持续走低,上个月仅售出 400 多辆。 既然纯电轿车销售不畅,那就换个赛道再尝试。 或许是为避免重蹈 S7 的覆辙,如今在 R7 上,我们可以看到标配的可变阻尼减振器、空气悬架、电吸门以及享界 S9 同款的“涡轮超重低音单元”等配置。 事实上,不仅华为为 R7 疯狂堆砌配置,奇瑞也为 R7 投入了大量资源。在前不久的成都车展上,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表示,智界是奇瑞的第一优先战略项目,集中了奇瑞集团的最优势资源,而智界 R7 将拥有远超行业标准的严苛质量标准,其细节“经得起放大镜的检验”。

智界 R7 的质量比 BBA 还要高,我做了一辈子汽车,从未有过如此严格的要求,这次也对许多供应商进行了改革。

标签: 远远 的确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