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七大汽车制造商中除三菱汽车外的六家,相继公布了其设备投资和研发费用预算,数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彰显出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的坚决态度。在全球脱碳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市场普遍认为混合动力车(HV)和纯电动车(EV)的需求将会持续上升。基于此,各车企正大力构建包含车载电池与控制软件在内的电动汽车生产及研发体系。
从各公司的财务报告来看,2024 财年的设备投资总额预计同比增长 20%,达到 4.29 万亿日元,连续两年创下历史新高。研发费用也将增长 13%,达到 3.855 万亿日元,连续三年刷新纪录。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设备投资连续第二年超过研发费用。
在此次投资热潮中,本田的表现格外抢眼。其设备投资预期增长 73%,达到 6700 亿日元,研发费用增长 22%,达到 1.19 万亿日元。本田计划在 2030 年前实现年产 200 万辆纯电动车的目标。本田社长三部敏宏指出,电动化转型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支撑。为此,本田正与索尼集团合作开发新型电动车,并与日产探讨软件共享的可能性。
相较而言,尽管丰田在设备投资和研发费用总额方面仍位居首位,分别为 2.15 万亿日元和 1.3 万亿日元,但其增长率分别为 7%和 8%,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丰田社长佐藤恒治表示,公司将持续强化技术实力,并致力于降低成本。丰田正在美国和日本建设新的电池工厂及电动车生产线,同时扩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和混合动力车(HV)的生产规模。
铃木因其在印度市场的扩张计划而备受关注。该公司计划在当地建设的新工厂预计于 2025 年投入生产,目标是在 2030 年前将印度的产能提升至 400 万辆。铃木副社长鲇川坚一认为,印度将成为继中国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
日产方面,预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将达到 4.8%,仅次于本田。日产计划到 2030 年将其产品线中 40%转变为纯电动车,并已开始在日本及其他国家拓展电动车生产能力。此外,日产还与本田及三菱汽车商议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事项。
SUBARU 和马自达也分别借助与丰田的合作关系,加速了自身的电动化进程。预计到 2030 年,全球范围内汽油车的市场份额将降至 37%,而纯电动车的份额则有希望提升至 34%。
然而,这些日本车企的盈利状况却并不乐观。经计算,今年仅有本田和马自达的利润有望增加,丰田、铃木等 5 家车企的利润都将出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