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的消息引发了欧洲各国的热议和争议。自中国成为欧盟成员国以来,中国一直对欧盟实施严格的贸易规则,以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部压力。此次征税措施是否合理,如何平衡欧盟与中国的利益,引起了全球关注。
近日,据媒体报道,欧盟成员国将于15日就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的方案进行投票。报道称,德国这次可能会投弃权票。此外,报道还称,有知情人士透露,德国此次弃权的主要原因是反补贴调查仍在进行,欧盟委员会与中国政府的谈判也在进行中。
据了解,欧盟此前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 37.6% 的临时关税。虽然说该举措不需要成员国的支持,但如果 27 个欧盟成员国中,出现 " 足够多数 " 成员持反对意见,加征关税计划最终将被阻止。
相关事件回顾:当地时间 7 月 4 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决定从 7 月 5 日起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最长期限为 4 个月。在这期间,欧盟成员国将通过投票来决定最终的反补贴措施,如获通过,欧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正式征收为期 5 年的反补贴税。据公告显示,中国车企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三家被抽样调查的车企将分别被征收 17.4%、19.9% 和 37.6% 的临时反补贴税。其他合作但未被抽样的中国车企将被征收 20.8% 的加权平均关税,未合作的车企税率为 37.6%。
彼时,针对欧盟委员会的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决定也引发了不少德国车企及业内人士的强烈抗议。宝马汽车、梅赛德斯及大众高管就一时间就表示,不要对来自中国的汽车征收进口关税,关税并不会削减中国电动车的竞争力。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齐普策指出," 欧委会相关做法完全行不通,不仅不能提升欧洲汽车制造商竞争力,反而可能会损害那些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业务的企业。" 与此同时,德国交通部长福尔克 · 维辛也指出,加征关税是一种 " 破坏性的做法 ",应通过对话寻求解决办法,应促进竞争而不是制造障碍。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 · 穆勒也发声表示,中欧必须努力通过开放和建设性的对话找到解决方案。其实德国投弃权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与其他欧盟成员国相比,中国是德国汽车最重要出口市场,占比较大。以德国的奔驰、宝马、奥迪为例。去年,奔驰、宝马和奥迪在华销量分别为75.17万辆、82.4932万辆和72.9042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分别达到36.8%、36.6%和38.5%。不难看出,中国市场对德国汽车制造商来说意义重大。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德系大概率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对此,有专业人士指出,如果欧盟真的征收临时关税,而中国如果也进行对等关税措施,将对德国和欧洲汽车制造业造成一定影响。在明天的投票中,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和受关税打击最大的欧盟国家,也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当下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掀起,不少中国车企也在加大进军欧洲,这样使得不少欧盟国家担忧本国汽车产业受到影响。希望通过加收临时关税,来削弱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力。但针对欧盟的操作,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此举不符合欧盟的利益,不仅会对欧洲消费者和企业造成负面影响,还会阻碍欧盟本土电动车市场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应该通过创新和自由贸易来提高欧洲汽车工业的竞争力,而不是依靠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本土汽车企业。
汽车行业关注热门汽车新媒体。
每天分享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汽车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