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收购了华为的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进一步加大在车辆智能化领域的投入。
摘要
比亚迪在“下半场”开始发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比亚迪在智能化方面有点慢;但现在,这种印象可能要改变了。
1月16日晚,比亚迪在深圳坪山总部举办“梦想日”。在这场近两个小时的发布会中,比亚迪传递了海量的信息:不仅宣布了全新的智能化发展战略& mdash& mdash车辆智能还展示了智能电力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停车、智能驾驶舱等多项技术创新。,并向外界描绘了比亚迪的智能化图景。
其中,在本次发布会中,有两个数字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达650万辆,这预示着比亚迪在新能源方面的先发优势;另一个是比亚迪宣布未来将在智能领域投入1000亿元,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可见比亚迪在车辆智能技术上的决心。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工程师田团背后9万多R&D人员|比亚迪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现场,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与比亚迪工程师田团一同亮相。身着统一的工程师服装,向奔驰、福特、特斯拉等传统巨头致敬。
电动化时代,比亚迪成功抢占了先发优势。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智能下半场,比亚迪将如何赢得这场激烈的竞争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智能不仅仅是智能驾驶和智能客舱。
发布会上,王传福首先回顾了过去几年的技术进步:电动化方面,比亚迪推出了blade电池、DMi动力架构、易方方、云起车身控制系统、DMO动力架构;在智能领域,比亚迪打造了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和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于2023年推出“上帝之眼”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事实上,提到智能,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智能驾驶和智能驾驶舱。但比亚迪认为,行业过于注重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研发,而忽略了整车维度的综合考量,导致汽车智能化并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有些狭隘的认知。
所以比亚迪从更系统的思考,把重心从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拓展到了车辆智能化。发布会上,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强调“车辆智能是真正的智能。」
那么,什么是车辆智能呢?根据比亚迪的介绍,车辆智能打破了不同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实时捕捉,并将信息反馈给一个“大脑”进行毫秒级的思考和决策。这种全面系统的思考,可以快速调整车辆的“身体”状态,显著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同时,车辆智能化也让汽车对人的能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实现了更多的个性化设置,实现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
从系统思维出发,比亚迪提出了智能电子一体化的新架构& mdash& mdash玄寂|比亚迪
比亚迪自主研发了智能与电气一体化的智能架构& mdash& mdash《玄寂》。玄寂建筑横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包括三电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等智能功能。
玄寂建筑的底层|比亚迪
玄寂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一脑两端三网四链的设计理念:
一个大脑代表中枢大脑,它是智能汽车的超级大脑,负责所有的感知、决策和执行;
两端指的是车端AI和云端AI,实时部署,为智电融合提供强大的迭代和增长速度;
三网代表了车联网、5G网络、卫星网络的融合,大大拓展了智能汽车的连接半径。
传感器链、控制链、数据链、机械链四大链条深度连接,实现灵活感知、精准控制、协同执行,为整车带来颠覆性的功能突破和体验提升。
对此,知乎博主Jarvis表示,玄寂的结构由一脑、两端、三网、四链组成,相当于一辆汽车的大脑、执行小脑、内外信息沟通能力、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
同时,比亚迪还推出了大AI模型,首次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车辆的各个领域。据了解,AI模型覆盖了整车300多个场景,它的引入为汽车智能化带来了持续进化的能力。这不仅为汽车提供了更加灵活和智能的感知和决策能力,也使汽车能够在各种场景下做出更加准确的反应。
智能驾驶舱:练好基本功,培养杀手。
现阶段,智能座舱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它不再是车企竞争的加分项,而是保证其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基本要求。
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站稳脚跟,练好基本功成为智能驾驶舱领域的基石。在此背景下,比亚迪通过推出DiLink驾驶舱平台、全场景智能语音、户外露营k歌等功能,展现了对用户需求的深切关注和深度思考。
同时,为了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比亚迪积极创新,寻求通过其独特的功能和用户体验来区别于竞争对手。
掌键不是掌纹,是掌脉|比亚迪
手掌钥匙
特别有意思的是,比亚迪有了车钥匙的新工作。
除了传统的NFC和蓝牙钥匙,比亚迪推出了全新的palm key。这项技术独一无二,不再依赖面部识别或指纹,而是通过手掌信息中的手掌静脉数据进行生物识别,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车辆解锁方式,即使他们没有携带手机或其他物理钥匙。
这项技术非常方便,用户只需要将手掌放在感应区域,就可以在8到20厘米的距离内进行识别。这种解锁方式在体验上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选择。
解耦游戏车
在驾驶舱娱乐中,在车里玩游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虽然很多汽车公司都在尝试建立车内游戏和娱乐室,但这项技术并非没有痛点,尤其是在玩赛车游戏时。
在传统的游戏模式中,车辆模拟游戏中的转向动作往往会导致方向盘快速转动,进而对车辆的轮胎造成相当大的磨损。这种情况使得驾驶员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付出了车辆零部件损失的代价。
比亚迪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和解决方案& mdash& mdash方向盘解耦。比亚迪通过使用解耦柱,实现了游戏过程中转向柱的断开,从而保证了玩游戏时轮胎不被磨损。
在实际驾驶体验中,方向盘不能像传统赛车模拟器那样旋转很大,而是设置了一个漂移键。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汽车转向的自由度,可能会影响驾驶员操作汽车的乐趣。这成为了整个体验中的美中不足。
汽车和无人机的结合,仿佛打开了天空的眼睛|极客公园
车载无人机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和技术是比亚迪和DJI联合开发的车载无人机,可以使用手柄和大型驾驶舱屏幕,还支持自动操作。这一创新设计将汽车和航拍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一键起飞、降落、智能换电(三节电池)、智能返航、跟车、一键大片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
其中一键起飞和智能返航功能尤为抢眼,解决了驾驶员在拍摄过程中操控不便的问题。同时,这款车载无人机最大跟车速度可达55km/h,为用户提供了更高自由度的拍摄体验。在风景优美的小路上,即使后车速度很快,也不会影响拍摄的流畅性,为拓展拍摄场景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
神之眼:下半场的竞争实力
在过去的两年里,比亚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过要挑剔的话,就不得不提它在智能上略显不足,尤其是在智能驾驶领域。
尤其是2023年3月,王传福的言论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印象。他说自动驾驶只是被资本炒作和夸大的概念。事实上,当时王传福讨论的是L4无人驾驶的可行性,而不是L2辅助驾驶,这可能导致了一些混乱。
但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比亚迪开始在智能化上全力发力。目前,在智能驾驶领域,比亚迪集结了4000多名工程师,成功获得国内首张L3测试牌照。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上帝之眼”已在腾势N7和仰望U8上实现量产交付。
在比亚迪的发布会上,全新的DiPilot智能驾驶平台正式亮相。基于计算能力,比亚迪给各平台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起了一个直观有力的名字。对于L2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比亚迪决定统一命名为DiPilot 10和30平台;至于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神之眼”,比亚迪采用了一致的名称DiPilot 100、300、600;未来比亚迪还将推出DiPilot 1000和2000。
据了解,未来比亚迪高端智能驾驶系统将为20万元以上车型提供选装配置,30万元以上车型将全面标配。
目前,比亚迪的“上帝之眼”已经在多个方面表现优异,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在高速导航、城市导航、避障、行人保护等方面表现显著,接近智能驾驶头部企业水平。更引人注目的是,“上帝之眼”在停车服务领域也有不俗表现,迅速紧跟行业潮流。
比亚迪智能驾驶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对常见疑难场景的特殊优化,尤其是在应对断头路停车、车位狭窄停车、狭窄道路交通辅助等场景。
其中,易四方泊车技术的推出更是独树一帜,完美融合了车辆智能化和智能驾驶泊车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窄空车位侧车位的巧妙旋转存储,还可以处理垂直车位的旋转存储,最大限度地提高空车位的利用效率,成功解决了大型汽车在窄车位停车时的安全和效率问题。
此外,易四向泊车技术在侧向停放小车位方面更具创新性。通过将车头直接探入狭窄的停车位,然后旋转车尾,可以高效地完成停车,是一种高效且适合新手的技术。
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品牌竞争,正在从销量主导的阶段,逐渐转变为以技术为核心的新时代。在这场竞争中,近两年销量飙升的比亚迪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从《梦想的日子》展示的技术来看,比亚迪确实已经赶上了第一梯队,甚至探索了一些其他车企没有涉足的领域。
[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