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2023年第一个月亏损1800亿美元,原因是其电动汽车销售下降和电池成本上升。公司正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
今年以来,股价已经下跌了23%。
特斯拉的原始创新优势在逐渐减少,新的创新需要时间来培育,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期。
最近,特斯拉的电动皮卡Cybertruck在中国的八个城市进行了巡演。国内公众可以近距离观看静态车辆,但目前还不能进入车内试驾。很多用户都很期待Cybertruck在中国的上市时间表。
对此,马斯克曾表示,“让Cybertruck在中国合法上路会非常困难,但我们可以运输一些模型进行静态展示。」
正在中国巡展的特斯拉 Cybertruck | 特斯拉此前,特斯拉交出了一份不出意外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特斯拉交付汽车48.45万辆,创历史新高;全年交付180.86万辆,同比增长38%,“压哨”完成了马斯克年初制定的交付目标。
投资者对马斯克和特斯拉的期望很高。这份成绩单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财报发布后,特斯拉股价下跌12.13%,是特斯拉自2020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天。即使在发稿时,特斯拉的股价仍比财报发布前下跌了7.8%,至191.59美元,最新总市值为6101亿美元。
从财务指标来看,特斯拉销售目标按计划完成,总营收再创新高,确实可喜可贺。然而,营收增速放缓和毛利率持续下降低于华尔街的预期。特斯拉第四季度毛利率降至17.6%,营业利润率为8.2%,回落至汽车行业平均水平;虽然净利润达到79亿美元,但主要得益于59亿美元的一次性非现金退税。同时,特斯拉2024年的指导也有些令人失望,2023年销量增长将大幅低于38%,这进一步增加了特斯拉面临的不确定性。
01销量被比亚迪赶超。
交付方面,特斯拉是合格的。全年交付180万辆,第四季度交付48.45万辆,同比增长19.5%。
虽然特斯拉创下交付纪录,但第四季度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位置输给了比亚迪(超过52万辆),这也是比亚迪季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
比亚迪能超越特斯拉的原因是什么?仔细观察可能会发现以下关键因素:
首先,两者的发展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知乎网友周振认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呈现出与丰田类似的全方位特征,可以用一个“全”字来概括,即全领域、全车型、全价格体系的整体布局。
比亚迪在产品策略上通过庞大的产品矩阵实现了全覆盖。与特斯拉等竞争对手相比,其产品集群更大,包括比亚迪(王朝、海洋)、腾势、方程式豹、旺旺品牌等。,覆盖低、中、高端豪华车价位段,形成全方位竞争态势。其中,比亚迪目前专注于20万元以下的整车市场。
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比亚迪确实抓住了机会,成功“吃”下了中国电气化时代最丰厚的红利。
焕新版 Model 3,售价提高到 24.59 万元 | 特斯拉相比之下,特斯拉采用的是“精品路线”模式,类似于苹果手机。特斯拉目前只有5款车型,其中以Model 3和Model Y为主,价格主要覆盖20-40万元的细分市场。最便宜的Model 3售价也是24.59万元,而更贵的Model S、Model X和Cybertruck对销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这种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特斯拉在更广阔市场的渗透。
其次,产品设计和更新的节奏不同。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无疑是非常创新的产品。不过分别在2016年和2019年上映。即使是2023年的更新版本也只是做了一些小改动,整体变化不大。
相比之下,比亚迪凭借其垂直整合能力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可以每年推出新车型,甚至在短短三五年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重新设计迭代。这使得比亚迪在产品更新上远远快于特斯拉。在新车效应更明显的中国市场,比亚迪的产品策略更具吸引力。
此外,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新能源汽车面临海外市场高通胀等严峻挑战。这对国际化程度很高的特斯拉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首先体现在海外市场对电动车的热情在下降。福特、通用、奔驰、大众等汽车制造商推迟了对电动汽车业务的投资,高层对消费者需求水平持更加谨慎的态度。
与此同时,海外买家对纯电动汽车持保留态度,高昂的价格以及对充电和续航里程的担忧继续影响购车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Hertz)计划出售约2万辆电动汽车,占其电动汽车车队的三分之一,原因是维护成本高,电动汽车的转售价值低于预期。对于承诺在2021年购买10万辆特斯拉汽车的赫兹来说,这无疑是态度上的巨大转变。
价格涨了,但毛利率还是低。
对于2023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价格战。
但在第四季度,比亚迪等车企连续采取促销措施,特斯拉却多次提价。特斯拉的Model Y和Model 3在2023年第四季度经历了四连涨,涨幅从1500元到14000元不等。
这也让外界对特斯拉第四季度的业务表现充满期待。但现实情况是,虽然特斯拉销量创新高,但营收几乎没有增长。特斯拉第四季度营收为252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收入为215.63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13.07亿美元仅增长1%。
这主要是因为自行车价格的变化。财报显示,第四季度特斯拉自行车收入为4.4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62万元),同比减少0.81万美元,环比微减约0.1万美元。
特斯拉 Model Y | 视觉中国有些人可能会好奇。既然特斯拉提到了逆势涨价,为什么单车收入反而下降了?细分市场后发现,特斯拉第四季度在中国提价,但在美国市场大幅降价。Model 3和Y产品线的降幅普遍在3%-5%之间,如果考虑到库存车的额外折扣和保险优惠,实际降幅甚至更大。
更让外界担心的是,尽管交付量和总营收都创下新高,但特斯拉的自行车毛利并没有改善。数据显示,特斯拉第四季度毛利率为17.6%,同比下降6.1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在过去的四个季度中,特斯拉的毛利率一直在下降,分别为19.3%、18.2%、17.9%和17.6%。
其中,特斯拉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为18.9%,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与第三季度基本持平。剔除4.33亿美元的碳排放信用,第四季度特斯拉制造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为17.2%,比第三季度上升0.9个百分点。
这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单车收入下降,还有Cybertruck的爬坡能力。特斯拉表示,由于Cybertruck的制造复杂性,预计该车型的产能爬坡期将比其他车型更长。生产能力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供应链问题和生产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赚钱能力似乎在下降。第四季度,特斯拉净利润为79.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5%。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这主要是由于将59亿美元的非现金税收入作为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拨备。剔除这些收益,特斯拉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9%。
创新没有突破,就回归地球。
特斯拉的目标一直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过渡。到2030年,特斯拉的目标是每年销售2000万辆电动汽车。
但在2024年,特斯拉的节奏可能会放缓。在财报会议上,特斯拉警告称,2024年的增长很可能低于去年,但没有给出具体目标。2023年,特斯拉全球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8%;几年来,特斯拉的交付目标一直是年均增长50%。
对此,特斯拉的解释是“目前处于两大增长浪潮之间。我们关注下一个增长浪潮,这是由下一代汽车、储能、全自动驾驶和其他项目推动的。」
长期以来,特斯拉的估值一直受到其销售势头和马斯克将公司转型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领导者的承诺的支持。马斯克曾说,“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尽管它被许多人视为一家汽车公司。」
因此,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花了很长时间谈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进展。其中,关于全自动驾驶(FSD),目前只有员工和少数客户在使用,但特斯拉将在未来几周内向所有在美国购买了全自动驾驶的客户推送。这是人工智能首次不仅用于物体感知,还用于路径规划和车辆控制。
上海,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观者在拍摄特斯拉机器人 | 视觉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方面,马斯克表示有机会在2025年生产出一定数量的擎天柱。但这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有很多不确定性,他们每隔几个月就会向公众更新进度;至于芯片开发,特斯拉现在是NVIDIA和Dojo齐头并进。从目前的进展来看,Dojo前景广阔,但研发进度相对较慢。
总的来说,特斯拉正在经历一个尴尬而关键的时期:它需要在创新、技术优势和战略领导力、规模利润之间找到平衡。
一方面,马斯克深刻理解创新在保持绝对优势中的重要性,他的性格也强调创新精神。从第一性原理思维开始,他推动了很多技术路线的探索,比如大比例模型、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芯片等领域,似乎正在征服“天”;另一方面,这些创新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很长的时间来交付领先的结果。比如人形机器人和大模型的探索还处于早期阶段。
与此同时,特斯拉过去在技术和产品上的优势正在减弱,规模优势也正在被赶超,市场价值体系可能难以避免从“天堂”回到凡间。
马斯克是一个需要处于“非共识”状态的人,以显示他的卓越成就和实力。在科技无可替代的日常商业环境中,也就是在高标准化、高共识的领域进行阵地战,他的光芒变得暗淡。尽管面临不可避免的尴尬期,但马斯克仍然手握“关键牌”,保持着特斯拉在汽车行业“破风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