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第三年,亏损、裁员、挑战与机遇并存

访客 新能源 9.7K+
蔚来公司发布2023年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上年度出现亏损,裁员计划也已被暂停。蔚来汽车宣布将在明年推出第二款电动车型。这表明蔚来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但仍积极寻求转型和升级的方向。

摘要

收益和亏损都创新高,但一个要等半年的期货给市场注入了信心。

2023年底,李斌宣布将裁员10%。当时外界猜测蔚来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这在昨日发布的四季报中得到了验证。

2023年第四季度,蔚来共交付汽车50045辆,总收入171032亿元,同比增长6.5%,环比下降10.3%。单车毛利率为11.9%,较第三季度的11.0%继续增长,但低于上季度电话会议中管理层给出的15%的业绩指引。

2023年,蔚来总营收达到556.179亿元,创历史新高。然而,今年蔚来的净亏损也达到了207.19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3.5%。这是蔚来继2019年、2022年之后,第三次年度亏损超过100亿元,也是首次超过200亿元。

财报发布后,李斌在业绩电话会议上透露了今年将推出的第二个品牌(内部代号为“ALPS”)的更多信息。李斌表示,ALPS的首款车型将与特斯拉Model Y直接竞争,专注于家用市场,“成本将比特斯拉便宜10%左右”。他希望这个模型能够承载“行走”的任务。

财报发布当天,蔚来股价上涨,最高涨幅为4.60%,最终收盘价为5.495美元,上涨3.10%。最新市值为114亿美元,高于Xpeng Motors的(86亿美元),但距离理想值(约400亿美元)还有几个差距。

[div]

只完成全年六成交付目标,坚称不参与「价格战」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骤然加速,蔚来上半年交付量明显下降,月销量一度跌破6000[div]

辆。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6月份蔚来首次宣布全系车型起步价下调3万元,将过去的免费换电权从车价中剥离。这一策略在第三季度很快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降价后的7月,蔚来销量突破2万辆,3季度达到55432辆。

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势头没有继续增强。第四季度蔚来月交付量稳定在15-18万辆,当季营收下降10.3%。

2023年,蔚来共交付160,038辆电动汽车,仅比年初制定的25万辆销售目标的60%多一点,明显落后于销售增程式产品的理想水平(37.6万辆),略高于同样专注于纯电动市场的Xpeng Motors(14.1万辆)。

蔚来的高管对“价格战”始终不感兴趣。CEO和总裁秦都在不同场合表达了蔚来不会参与价格战的态度。在3月5日的业绩电话会议上,李斌再次强调,蔚来的主品牌“不会生产比ET5(起步价29.8万元)更便宜的汽车,包括正在计划的(新)车型。在之前的采访中,李斌也表示蔚来主品牌的车型都是双电机版本,这也说明了打造豪华品牌的定位。单电机型号计划出现在第二和第三品牌中。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 | 视觉中国既然明确了主品牌不会继续降价,那么降本增效就是管理层必须改善的问题。

蔚来确实在第四季度公布了相关行动和进展。

11月3日,李斌向全体员工发出一封信,宣布蔚来将在当月完成10%的裁员。从2022年底的员工规模来看,蔚来是三家新势力企业中规模最大的。粗略估计,约有2600人将受到此次裁员的影响。

在那封员工信中,李斌表示,“三年内无法改善财务表现的项目将被推迟和削减”。调整后,2024年初,蔚来移动负责人尹水军宣布辞职。

但裁员不代表全线收缩。由于蔚来主品牌在2024年没有全新车型的发布计划,所以第一款ALPS车型要到第四季度才会大规模交付。因此,蔚来今年销售的8款车型,依然要承担摇钱树的重要责任。

去年第三季度,蔚来大量招聘销售人员,销售团队增加了3000人,规模接近翻倍。半年后,李斌认为新的销售团队正在逐渐成熟并显示出其价值。

目前,蔚来在中国拥有近500家直营店。李斌表示,扩大蔚来主要品牌的门店数量不是今年的首要任务,“重要的是提高运营效率”。秦在2023年Nio日之后的媒体交流中也表示,在直营体系下,将更加注重市场签约和店内服务以及能量补充的综合能力,并强调此类工作正在“以周为单位”进行调整。

去年年底,蔚来收购了江淮汽车第一个先进制造基地和第二个先进制造基地。根据江淮汽车发布的公告,交易价格共计31.58亿元。这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收购后,蔚来汽车获得独立汽车生产资质。李斌表示,如果蔚来汽车完全由自己制造,制造成本将降低10%。

极客公园今年1月参观了蔚来第二个先进制造基地。除了一系列自动化制造流程,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蔚来打造的魔方车辆接入平台。不同于传统车企的流水线工厂布局,这种设计更容易满足未来多品牌、多SKU、不同用户对不同选项的定制需求。智能制造也是蔚来去年公布的12个全栈自研的重点领域之一。

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 | 蔚来此外,去年12月18日,蔚来汽车宣布与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签署新一轮股份认购协议,获得22亿美元现金投资。这是蔚来在2023年第二次获得CYVN的投资。李斌曾透露,第一笔融资只花了三周时间,第二笔“时间更短”。

加上来自中东的这两次总资本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7.49亿元)的输血,截至2023年12月31日,蔚来的现金储备为573亿元。目前CYVN的实际份额为20.1%。

[div][div]

第二品牌,“全村的希望”

汽车作为一个长期再投资的行业,尽可能永远不能简单的比作一场90分钟的足球比赛,过于关注短期的销量数据而忽略长期的战略布局。但进入2024年后,无论是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蔚来两大品牌所在的细分市场,竞争都将更加激烈。

从整体市场来看,去年销量超过300万辆的行业巨头比亚迪陆续推出“荣耀版”车型,在20万以下市场发起猛攻;小米汽车还没上市,已经被一批同价位的新竞争对手包围;华为的鸿蒙系统智行联盟继续强势出击。售价接近50万的M9,上市两个月就突破了5万单。Ideal计划今年推出四款纯电动汽车。

对于蔚来来说,挑战不仅仅来自于自己的演奏节奏,还来自于一些不可避免的直接竞争。

目前各种产品的节奏极快,消费者都被新产品和各种价格诱惑弄得眼花缭乱。从发牌节奏来看,今年只推出一款新机型,容错率面临很大压力。想想吧。即使比华为更胜一筹,鸿蒙系统智行的智捷S7在首款纯电动汽车发布后,也因供应链、销售等各个环节,在市场上瞬间变得“小透明”,极有可能进入重启的二次投资。

更何况,新势力中跑得最快的理想将于今年正式进军纯电动市场,理想四大新品定位为阿尔卑斯瞄准的“纯电动家用车”。或许产品的价格区间略有不同,但可想而知,至少在网络舆论层面,这种大概率会导致两家车企的粉丝直接对话。

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外界自然对阿尔卑斯山格外关注。在3月5日的收益电话会议上,几乎每个提问者都有关于ALPS品牌的问题。

李斌对ALPS首款车型的描述是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产品..在最近一张网友拍摄的测试车伪装照中,我甚至看到了“比毛豆Y好”的字样直接贴在了车的封闭车窗上。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Y型还是一个相当强大的对手& mdash& mdash2023年全球销量123万辆,其中中国市场销量超过45万辆,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冠军车型,高于油车。

ALPS首款车型伪装车谍照 | 网络李斌认为,与特斯拉相比,ALPS的核心优势有望体现在用户体验和成本控制上。

权汇依然是李斌手中的重要王牌,也是蔚来及其品牌的重要护城河。李斌用“云服务”的市场类比来描述电力替代的形式,认为两者会遵循相同的发展轨迹,头部公司会向全行业开放自己的网络。近日,蔚来已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江淮、奇瑞等整车厂以及中石油、中石化、南方电网等签署了相关能源合作协议。

李斌表示,蔚来今年将新建1000多座电站,其中“相当一部分”将部署在下沉市场,以匹配销售网络。这些新建的第四代电站将能够同时服务于蔚来主品牌、第二品牌阿尔卑斯以及合作车企的换电池车型。同时,部分电站仍然只服务于蔚来主品牌的业主,“相当于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区别”。

在成本方面,李斌表示,ALPS的成本可以比Model Y便宜10%左右,而对于ALPS品牌车辆来说,追求销量的优先级会高于毛利率。根据以上数据,这款车型有望成为一款起步价接近20万的中型SUV,可以用电替代。

蔚来第四代换电站:电池仓 23 个,最大日服务次数可达 480 | 蔚来成本控制的核心在于供应链的优势,但也离不开规模效应。李斌并未直接透露2024年ALPS的交付预期,只是表示在达到“合理数量”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上述成本水平。“在中国,一个月生产1万辆汽车的工厂是一个合理的数值。」

阿尔卑斯和蔚来主品牌将采用两套独立的销售体系。2024年,ALPS的目标是开设不少于200个销售网络。目前蔚来系统可以为阿尔卑斯储备和培训销售人员。

全球化暂时没有成为蔚来2024年的战略重点。除了阿联酋市场,蔚来暂时没有进入新的市场。这可能也是李斌强调专注和提高效率的具体战术体现。

在首次发布大量阿尔卑斯品牌信息后,似乎仍能抵消市场对亏损200亿可能产生的负面反馈。当天,蔚来在美国股市的股价上涨了3.10%。

然而,李斌和他的团队需要继续专注于提高销售效率,直到第三季度产品发布和第四季度大规模交付。毕竟对于大多数消费者和投资者来说,销量依然是一个车企最简单直接的信心来源。

标签: 品牌 车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