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电品牌之路,与华为合作开辟新思路

访客 新能源 8.0K+
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与华为合作打造5G自动驾驶等高科技产品,国外企业寻求在华合作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些都表明,中国市场的潜力巨大,并且对于外国品牌来说,找到正确的销售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摘要

丰田选择Momenta和华为分别提供软件和硬件解决方案,通过三方深度合作整合解决方案模式。

丰田把Soul卖给华为?

2021年,SAIC董事长陈虹曾表示,“与华为(自动驾驶)的合作,让华为成为灵魂,而SAIC成为身体。对于这样的结果,SAIC不能接受,因为它想把“灵魂”握在自己手里。」

每一次车企与华为合作,都会再次提到“灵魂论”。这次是全球最大车企,也是一直被诟病新能源转型缓慢的丰田。

近日,据汽车博主孙09 news报道,车迷们已经确认,三位日系大妈中的一位将在会上由华为驾驶。随后,腾讯新闻《一线》报道称,丰田全球智能驾驶方案将采用“丰田+华为+Momenta”的三方联合方案模式。

这一消息引发了人们的猜测和讨论。虽然目前传闻并未得到丰田和华为的回应,但知情人士透露,丰田有望在北京车展期间正式公布具体计划。

这次合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两个是:丰田为什么要联手华为?丰田真的把“灵魂”交给华为了吗?

丰田与华为“联手”

据腾讯一线报道,丰田和华为的智能驾驶方案不同于华为现有的ADS高阶辅助驾驶方案。丰田选择Momenta和华为分别提供软件和硬件解决方案,通过三方深度合作整合解决方案模式。

这意味着丰田并没有把核心“灵魂”交给华为,而是选择了华为提供的硬件解决方案,软件算法仍然由丰田的合作伙伴Momenta提供。

华为智能选车模式开创了问问世界M9 |图片来源:问问世界官网。

据了解,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有三种,分别是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华为Inside)和智能选车模式(鸿蒙系统智行)。从这份报告来看,丰田与华为的合作更侧重于供应商模式。

同时有消息称,丰田和华为的智能驾驶方案可能不仅仅局限于国产车型,而是覆盖丰田的全球车型。但据芯流汽车报道,目前华为MDC(移动数据中心)仅涉及比亚迪与丰田的合资项目。此次合作仅涉及丰田在华项目,与海外车型无关。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丰田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简称“BTET”)成立于2020年。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比亚迪和丰田合资成立的。双方各出资50%,共同开发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智能电器产品。目前他们的首款纯电动产品bZ3已经量产,第二款合作车型将于今年量产。

9代凯美瑞搭载了华为开发的车载系统|图片来源:广汽丰田。

其实丰田和这个合作伙伴早就是老朋友了。此前,丰田和华为在智能驾驶舱领域有过合作。比如全新第九代凯美瑞的车载系统由广汽丰田和华为联合打造,全系标配华为Hicar,操作流畅性明显提升。

丰田和Momenta的合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早在2020年3月,双方就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丰田自动地图平台在中国的商业应用。2021年3月,Momenta宣布完成5亿美元融资,丰田作为战略投资者之一,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

丰田选择与华为和Momenta合作,不仅是因为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也是为了加速自身的转型。尽管丰田仍保持着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但它在中国市场面临着竞争产品的压力。

2023年,丰田在华销量下降1.7%,2024年前三个月,广汽丰田下降29%。这种市场下滑趋势迫使丰田加速转型。

此外,丰田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相对较慢,尤其是在智能化方面与国产车型相比。这使得丰田在中国市场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面对国内新能源车企的竞争,丰田等合资品牌逐渐失去市场份额,销量也面临风险。2023年,丰田全球1100多万辆的销量中,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仅为10.4万辆。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最近的一次业绩沟通会上直言,当前新能源行业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中国车企加速推出新能源产品,将侵蚀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未来三到五年,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从40%下降到10%。

留给合资车企的时间和空已经不多了。

游戏玩法变了。

人们对丰田的新能源转型持复杂微妙的态度:一方面,丰田汽车公司董事长丰田章男频频表示纯电动汽车被过度炒作,暗示其并非最佳选择;另一方面,根据计划,丰田将在2026年前推出10款全新纯电动汽车,并计划在2026年前实现电动汽车全球年销量150万辆。

很多人把丰田和华为的合作解读为丰田“低头”或者“投降”。然而,此次合作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反映了国际车企R&D模式的重大变化。

在燃油车时代,丰田在中国市场的策略主要是拿全球的车型,做一些改动,适配销售。简单来说,外方主导产品规划和研发,中方负责渠道和销售。

但是现在市场变了。随着汽车工业向新能源的转型,中国市场的变化速度比其他市场快得多,市场结构也在被重塑。丰田希望利用中国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领先优势,引领其全球发展。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将主导产品定义和智能电气技术的开发,而外方将负责品牌和机械硬件的开发。

2023年7月底,丰田中国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其R&D中心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车R&D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丰田IEM”。这一变化,虽然看似只是一个名称的调整,但实际上标志着丰田在中国的R&D战略的重大转变。

在此次重大战略调整中,丰田的三家合资企业& mdash& mdash来自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和比亚迪丰田的R&D工程师将齐聚一堂,参与由“丰田IEM”牵头的R&D项目。过去,丰田与一汽和广汽的合资企业都有自己的R&D中心。

同时,电装、爱信等供应商也将参加电动动力总成的R&D活动。以前丰田与电装和爱信的工作模式是,丰田要求电装和爱信作为一级供应商为丰田生产产品。

此外,丰田还对合作伙伴的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技术持开放态度,正在中国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去年8月,丰田中国、广汽丰田和马骁智行深化合作,计划成立与Robotaxi相关的合资公司,推进L4级自动驾驶的量产。据最新消息,丰田与马骁智行联合推出的bZ4X ROBOTAXI版将亮相北京车展。

除了更彻底地研发本土化产品,丰田还希望通过构建以区域运营为核心的强大合作“朋友圈”,实现风险共担、合作共赢。最近丰田中国与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就是这一战略的生动体现。双方在车载动力电池阶梯利用和资源回收业务方面的合作。

丰田全新研发模式下打造的Bz3图片来源:一汽丰田

这种新的研发模式已经应用在一些车型上,比如丰田bZ3。这款车的研发是丰田、比亚迪丰田和一汽丰田跨界合作的结果,体现了各自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这种三位一体的共创模式不仅加速了产品研发的进程,也意味着从研发到生产的全产业链的全面整合。

其他国际汽车公司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为了弥补自身智能用电技术的不足,他们选择了直接与国内车企合作。

比如大众投资Xpeng Motors,双方共同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Stellantis集团收购零跑汽车部分股权;近日,奥迪宣布将为国产高端纯电动汽车Q6 e-tron配备激光雷达,并使用全套华为智能驾驶方案。

丰田等国际车企已经意识到,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不仅仅是动力形式的变化,更是商业模式的全面变革。这种变化不仅涉及供应商,还涉及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

传统的商业模式可能不适合新能源汽车的结构转型。因此,对于丰田来说,抢占中国新能源市场份额不再是唯一的重点。更重要的是利用中国市场的技术环境和资源,加速技术迭代,完成电动化和智能赎回。

标签: 丰田 华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