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车需要更大的胜利。
无视,不给机会。
如果说4月份的上海国际车展是中国厂商给海外传统车厂一个集体海外学习的机会。炎炎夏日,国内厂商比温度还热的是新品大战& mdash& mdash晚发的新车会提前发布;已经发布的会提前销售,所有产品都要在价格上求“一步到位”,直击消费者的内心。
“首战即决战”将是今年中国车市的主旋律。
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如此。当渗透率达到30%以上时,纯电动汽车已经正式进入主流,这使得这个市场成为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尤其是20万元左右,这个主流价格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每个公司都需要一个爆款,尤其是逐渐巩固品牌的新玩家。
日前,深蓝汽车正式开售第二款车型深蓝S7,保留价16.99万元,暴露了该团队打造另一款爆款车型的野心。
极客公园最近也测试了这款纯电动SUV产品。在时尚的外表下,它被誉为专注舒适和家庭的深蓝S7,但在内心深处,它无法割舍前任深蓝SL03的运动内核。
我想开一辆“黄色汽车”
“其实这次我们是想让大家更关注新车的智能和驾驶感。」
在《挪威的森林》中,村上春树借女主角小林绿子之口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只有长得好看的人才有资格说:“我今天很丑,不想出门。如果一个长得丑的人说同样的话,会让人发笑。
同理,放在车上也同样有效& mdash& mdash只有设计精美的车才有资格说“你不能只看我的外表。深蓝团队对深蓝S7外形的信心可见一斑。
这种自信是可以有的。
深蓝S7继承了“兄弟”深蓝SL03的设计语言,尤其是前脸和尾部设计,线条简洁,有很多巧妙的想法。
我只想面朝大海,车开怒放。
深蓝SL03在一年前曝光后,其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如何把这种出众的设计放在底盘更高的SUV上,也是蛮好奇的。不过从S7的表现来看,深蓝战队还是比较成功的。
“眯眼”的日间行车灯,隐藏在熏黑区域的前大灯封闭的前脸,下方的自定义光屏(智能交互语言套件),深色的进气格栅,让整个前脸看起来很有气势。
带点灰尘让深蓝S7多了几分“野性”。
沿着车身侧面斜下方略显夸张的凸起腰线,配合溜背造型+上扰流板,车身侧面和尾部简洁不邋遢。穿透式LED等待+深蓝家族标志性的“星星”造型灯,让深蓝S7新能源车特有的运动感和科技感融为一体。
深蓝色S7大灯旁边的“自定义光屏”显示了效果。
此外,团队还特别为深蓝S7开发了两种独特的配色方案,分别是“极致玉黄”和“云螭橙”。对于色彩稍淡的作者来说,黄色有点绿(或者反之?)极黄的配色让人无法拒绝。但遗憾的是,这次试驾只有开着“黄车”的其他媒体老师才能享受。
没有人能拒绝一辆“小黄车”|深蓝车
无边框设计、隐形门把手、21英寸马牌轮胎和红色运动卡钳进一步提升了深蓝色S7的价值。
相比外观,深蓝S7的内饰其实比较低调,可能是因为极客公园开的是深色内饰车型,所以没有特别大的视觉冲击。
在中控区,15.6英寸的可转向主屏幕可以同时为主驾驶员和副驾驶员服务,但实际上副驾驶员还有一个特殊的屏幕& mdash& mdash副驾驶的遮阳板设计为12.3英寸的屏幕,由副驾驶车门上的按钮控制。按钮一开,屏幕就会翻转,相当巧妙。
配合副驾驶女王座的零重力模式,这个副屏可以达到完美的视听效果。
这才是乘客专用屏|深蓝车的正确使用姿势
同时,在主驾驶侧,整体取消了仪表盘,通过等效的53英寸AR-HUD将必要的数据投射到驾驶员视线前方的前挡风玻璃上,可以调节大小、上下位置和清晰度。实际使用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不会因为没有仪表盘而产生焦虑。
采用高通8155芯片,深蓝S7的智能语音系统“聪明”,可以识别连续的语音命令。甚至,这款车的智能助手有些过于主动,以至于同行业的传媒生在录制视频时需要暂时静音,才能完成视频拍摄而不被“打断”。
谈舒适,但要锻炼内在。
在沟通会上,深蓝S7的产品总监谭鹏透露,与首款车SL03的主打运动不同,S7的车主定位比SL03高3岁左右,即可能是刚刚组建家庭的年轻夫妇,中型SUV的后排和后备箱空可以放下足够多的东西,或者是家庭成员。
因为主打年轻家庭,深蓝S7更注重舒适性,不会像SL03那样运动。
我相信了他,但是海口清澜桥上的坑坑洼洼粉碎了“安逸”的印象& mdash& mdash深蓝S7骨子里还是运动型的。
本次试驾的路线是从海口海甸岛到文昌市。在城市里开车,笔者第一次体验到有轨电车“保守”是什么感觉。
深蓝S7海南试驾画面|深蓝汽车
深蓝S7纯电动版的电动机理论百公里能跑7秒,但在“舒适”模式下,车辆的加速非常线性。在刚开始轻踩开关的情况下,加速感觉像是1.5L自研发动机的加速,以至于在最初的几个路口,笔者被加油车堵了好几次。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对乘客来说绝对是一次很好的体验,不像普通电车那样标榜推回去的感觉,挑战乘客胃的韧性。
但只要开关踩得深,加速意图坚定,深蓝S7纯电车的强劲动力就能快速释放。在高速公路路段,为了赶上试驾队伍,笔者依然可以踩下油门,以100 km/h的速度继续超车。
事实上,在市区和高速上的路面是无法试用深蓝S7的底盘性能的,直到青蓝大桥上的一系列坑洞让笔者体验到S7的底盘调校其实很“硬”,每次去入坑你几乎都能感受到对车身的冲击。
还有一个更直观的场景是,下午在木兰湾凹凸不平的田间道路上,经过一个很深的坑洞时,能感觉到自己在和车身颠簸。同时,由于木兰湾公路还在建设中,沿途左右分布不均的障碍物可以比作堆练,和我同行的女媒体老师也能驾着S7游刃有余,这也是“硬”底盘的优势& mdash& mdash身体姿势和控制更容易,或者说更“动”。
深蓝S7海南试驾画面|深蓝汽车
对于这个问题,深蓝的工作人员表示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它使用的是更运动的马牌轮胎。如果换成更舒适的轮胎,相信舒适性会有所提升。
试驾前不久,特斯拉宣布了高达110万辆的“召回”计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把俗称“单踏板”模式的“动能回收”选项还给消费者。
作为纯电车单踏板模式的“始作俑者”,特斯拉的动能回收一直以“晃乘客”著称。其他公司借鉴以往,要么默认是关闭单踏板模式,要么可以开启单踏板模式,但实际上动能回收很少。
在深蓝S7上,团队给出的答案是设置了强、弱、自定义三种动能回收模式,最大程度兼容所有驾驶者的习惯。其中,强动能恢复不是释放开关或最大力,而是线性减速,即滑行恢复强度在高、低车速之间线性变化,在低车速时减速度为目标值。
这种动能回收模式很有意思。笔者开头的一个有趣点就是测试这种动能回收模式的减速度的线性变化。
具体来说,当车速在60 km/h以下,也就是市区路段,完全放开开关的感觉有点像燃油车在S档时车辆的拖拽感;另一方面,在高速时,松开开关类似于燃油车刚开始D档滑行,3秒多后减速度逐渐增大。
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乘客真的感受不到动能回收带来的挫败感。如果作者不说,同车的人都以为是轻踩刹车造成的减速。对于驾驶者来说,松开开关造成的瞬间减速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是刹车还是踩油门变道超车。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很有用。这位老司机应该深有体会。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不断尝试自定义动能回收模式,从0.05g到0.2g,覆盖了大部分人对单踏板模式的接受程度。
深蓝S7“极致玉黄”配色|深蓝汽车
S7需要的是爆款。
如果你稍微细心一点,可能会发现在上个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深蓝的品牌被改名为深蓝汽车,而不是以前管用的长安深蓝。
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母集团长安,还是深蓝本身,都希望品牌能够更加独立,与集团过去成功的燃油车标签进一步切割。
成立一年,团队首款车深蓝SL03的出货量和预订量已经达到5万辆,按照造车新势力来说也算是成功了。但作为一个站在传统巨头肩膀上成长起来的团队,深蓝需要更大的成功,需要能够切入主流市场,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产品。
无论是外形、内饰、动力还是操控体验,深蓝S7都有成为爆款的潜力,16.99万元起的定价也能看出团队拿下这款车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