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国际赛车场,氪星大展拳脚,用ZEEKER 001 FR秀了一把肌肉。
然而,在她开始走向我们之前,我们打了一千次电话,催促了一千次,国产纯电动超级跑车ZEEKER 001 FR终于在2023年9月1日,极地氪演变日首次亮相。
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是,其官方标注的零加速性能(不考虑加速阶段,与特斯拉的测试标准相同)已经超越了地球上最快的量产纯电动跑车Model Slaid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性能指标是氪在这款超跑上安装了四台电机,实现了四电机分布式电驱动和四轮扭矩矢量控制。
看着一辆轿跑原地掉头,真的没有理由不给掌声。
001 FR | ZEEKER在进化日活动现场
但如果稍微放大观察角度,那一瞬间似乎总有什么不对。对于氪来说,增加销量是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吉利集团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极氪CEO安聪慧表示,今年14万辆的销售目标不变。这意味着,下半年平均每个月要卖出16000多辆才能实现目标。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8月份公布的交付数据为12,303辆。
另一方面,ZEEKER 001 FR每月只能交付99台。显然不能直接帮助销售对象。它甚至只开放了预售环节,却没有公布预售价格。
所以,好像有什么不对?
但是别忘了,这次进化日的地点选在了宁波国际赛车场& mdash& mdash这是一个竞技场,但也是一场秀。就像过去无数在这里比赛的车辆一样,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成为超级模特,展示R&D的综合实力,安全和制造商的工程技术。
而且实力也不局限于车辆本身的性能。如果我们回到马斯克经典的第一性原理理论,问“什么是汽车”,那么在当前的时代,考虑一个“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的维度,远非汽车本身。车前的两个属性“智能”和“电”是另外两个重要的维度。
001 FR是目前承载氪品牌展示任务的明星产品,也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氪品牌的三个不同维度。
[div][div]
汽车:“赢得一切”,技术去中心化
对于ZEEKER 001 FR来说,文章开头提到的极致加速性能、四电机电驱动、四轮扭矩矢量控制是其整车性能本身的三大亮点。
ZEEKER 001 FR实车实拍|极客公园
发布会上,氪空间CEO安聪慧用了整整一半的时间来演示这些性能,可见对这些核心技术的重视。他还专门和神农架无人区的氪星工程师通了一次卫星电话,展示了世界上首次量产的卫星通信技术。
但作为氪气技术大师,并不是以上所有技术都有必要放在超级猎装跑车上。安聪慧在8月的半年度业绩交流会上提出了未来每年推出两款新车型的目标。需要说明的是,极客公园汽车集团并没有从氪官方得到任何信息,但还是愿意猜测这些技术可能会分散到哪些产品方向。
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是氪将大概率进入越野车领域。这是下一个热门的新能源细分市场。无论是四个电机独立控制的轮速和扭矩差,还是卫星电话提供的通讯保障,都能为越野甚至穿越场景提供更强的安全保障。
另一方面,我们相信氪会坚持现有的设计理念,继续推出设计更新、市场定位更精细的新产品。
进军细分市场是氪空间一直坚持的设计理念和产品定位。在接受星空频道采访时,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朱令博士分享了他的一些想法。在紧凑型车ZEEKER X上,氪提出了一个四座的创意方案。随着后排座椅的折叠和4D零重力副驾,前排空被释放到了极致。
朱令博士在产品设计和定位上会有一些反共识的思维。他认为“不要指望所有人都同意”,否则“这个方案会很平庸”。
打造差异化产品的技术实力来自于吉利庞大的造车平台。在过去,这是一个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点。但这一次,ZEEKER 001 FR居然在车内“完全不变”的情况下,成功将两台新电机放入前后车厢空。让这个8年前启动项目的幕后平台实现另一种面貌和展示。
[div][div]
电力:快速充电、过度充电和“极端充电”
电气化方向,尤其是能量补充方面,氪过去的声量相对于其他新势力来说并不大。但它的方向其实可以用“激进”来形容,就是追求极限速度。
在能量补充领域,各家总能创造出新的条款来体现自家产品更快的充电速度。氪在快充过充后,推出了功率240-360kW的“极限充电”,比理论最大过充速度180kW高出30%-100%。同时,在ZEEKER 001 FR上,800V系统中全装氪气系统,并配备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8月新发布的4C磷酸铁锂电池,15分钟可完成10%-80%的能量补充。
发布会上,安聪慧发布了极速充V3充电桩& mdash& mdash单枪最大功率800kW,最大输出电压1000V,最大输出电流800 A;并承诺2024年保持“一天一站”的速度,落地800V体系下的千站布局。
极充V3充电桩计划明年在Q1投入使用| ZEEKER
这是一个“艰难而正确”的决定。
毕竟充电桩的布局需要车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而现阶段,极速充电可能并不是消费者购车的重中之重。但在电动车领域,充电速度和充电点密度的竞争,本质上对应的是品牌的服务软实力和前瞻性。极氪强调成为“行业标杆”,因此前瞻性布局也是必要的选择。
好在氪背后有吉利集团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这个资本(两轮投资)+合伙人。
此外,吉利还提出了在储能领域的探索。未来的出行方式会因为这些变化而改变吗?最起码,我们需要真正探索和投资的人。
[div][div]
智能化:进入“第一梯队”
以前提到中国智能驾驶第一梯队,往往很容易想到小鹏、华为这样的名字。小鹏的R&D动作很快,不仅开了城,进了城市高架,还测试了没有图纸的点对点通勤方案。
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研发方向很有意思。在安全的前提下,他们选择的最重要的比较参数其实是“速度”,也就是比谁快。在发布会上展示的高速自主驾驶辅助对比测试中,极氪NZP比韦小立的三辆多变道70%,成为名副其实的“变道狂魔”。
Kykrypton高速自主领航辅助对比测试数据展示|极客公园
在许多在线测试视频中,我们都可以看到NZP的驾驶风格与竞品不同。允许前车和后车之间的距离更短,频繁反复的测试后车,真的是“很人性化”。
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内大多数头戴式造车企业采用全栈自研不同,氪空间是全球首家落地Mobileye监管解决方案的客户。据《42号车库》介绍,虽然车身预留了13个雷达,但Mobileye方案实现的NZP中80%的深度信息是由摄像头完成的,毫米波雷达起到了验证的作用。
《42号车库》在那篇报道中还提到,氪团队也在建立一个基于激光雷达和地图的自研方案。在基础计算能力方面,氪和英伟达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地图层面,它也将依靠大吉利体系下的朗格技术。
氪空间将于9月在上海和杭州推出NZP,并计划在年底前进入17个城市,另有20个城市正在内部测试中。相对于喊出100个城市计划的对手,智能驾驶时开一个城市的速度似乎还不如变道快。
同时氪还带来了OS 5.0的OTA升级,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条建议都在此次升级中实现。预计9月份正式推送上线。
最后,其实无论开城赛的技术路线和目前的赛程,用户体验都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氪空间CEO安聪慧在这个进化日喊出了“从汽车到智能驾驶,要进入行业第一梯队”的口号,并宣布001、009的老车主全部免费开放12个月。
对于创立不到三年的氪空间来说,在智能、电力、汽车三个不同维度上接受来自用户的各种考验,并不断进化,是这个年轻品牌成长乃至成为行业标杆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