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是最早体验蔚来NIO手机的人之一。
NIO Phone正式发布前三天,董车会受到蔚来工场广州站的邀请,我们得以在正式发布前近距离领略NIO Phone的全貌。
除了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体验蔚来的司机互联,我们还在车间现场听到了蔚来对NIO Phone的一些思考。
蔚来车主专属,灵魂预约。
正如我们在发布会文章中提到的,现在的车企和手机厂商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手机厂商高调造车,车企打理手机。好像专业的人都在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双方一直在拓展不相关的业务,让“跨界”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无所作为”、“新业务没做好”等评论铺天盖地。尤其是当这个跨界的人还是蔚来的时候,这些疑惑就变得特别尖锐。
很多人都在笑。从现在的手机行业来看,NIO Phone确实不怎么样。有了这笔钱做手机,为什么不多建几个电站?
看完NIO IN发布会,身边一位蔚来车主这样说。
他并不是唯一有这种想法的蔚来车主。在大多数车主看来,专注打造汽车赛道,保持良好的服务质量,在新一轮新能源淘汰中生存下来,才是蔚来最迫切的任务。分流精力造手机,颇有点自讨苦吃的意思。稍有不慎,就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那么简单了。
车主的不满和担忧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蔚来上半年的财务数字真的不怎么好看。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蔚来净亏损60.56亿元,同比增长119.6%,环比增长27.8%。截至今年上半年,蔚来净亏损已超过109亿元,归母净利润一度达到品牌历史最低点。此时已经是股票市场的智能手机业务,有些混乱。
“魏,你为什么要造手机?」
也许我听够了这样的问题。在车间交流会上,产品经理威尔逊一开始就给出了蔚来的答案。
当汽车和手机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两大超级智能终端,手机将是蔚来车主幸福生活的关键拼图。我们希望打造一款与汽车无缝连接的手机。
正如李斌在发布会上所说,NIO Phone是一款面向蔚来车主的手机。定位的准确性直接体现在NIO手机的机身设计上。为了加强手机与汽车之间的联系,NIO Phone的许多设计都与蔚来车型密切相关。
据内部团队介绍,蔚来背部采用了“天际线”设计,一条触摸起来有高度差的分割线,将摄像头模组与机身下部隔开;配色方面,蔚来手机共提供6种配色,其中4款性能版来自蔚来车型同色,另外2款旗舰版来自蔚来内饰;机身的蔚来Logo采用了陶瓷马赛克技术,蔚来内部团队认为这种设计元素一眼就能认出是NIO手机。
打造车主专属机,摆脱与传统手机厂商的竞争,只是第一步。蔚来看中了生态互联的未来。
现场的内部团队以CarPlay为例。蔚来认为,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剥离CarPlay将是一个明确的趋势。虽然苹果还没有宣布要造车,但是相对来说没有朋友能确定苹果什么时候会真正结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CarPlay对于使用CarPlay car方案的车辆厂商来说,是一个定时炸弹。
小人在先,君子在后,还是把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吧。一旦苹果造车,站在车企和朋友的立场,CarPlay面临的只有两种结果。好的一面是,得益于苹果造车业务的推动,CarPlay变得优化,更加完善,使用CarPlay的车企和谐一致。负面来看,苹果作为系统的“甲方”,也有权利将CarPlay打造成为造车的护城河,全方位功能的限制是其他车企的技术瓶颈。
前者发生的可能性大还是后者发生的可能性大,由你自己判断。按照蔚来的意思,我不想“失魂落魄”,以车为中心,以手机为媒介,把握生态主动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NIO Phone就是蔚来的灵魂私宅,这也是蔚来反复强调Sky UI是自己的东西的原因。
除了“灵魂”的保存,蔚来还看到了用手机为汽车赋能的可能性。智能驾驶舱在新的能量轨道上展开,这不是秘密。
我们发现,仅仅靠汽车是不可能打通一些技术瓶颈的。
蔚来产品经理进一步向我们透露。
我们曾经在《遥遥领先的克林08从刀开始》一文中提到,通过手机和车载机共享计算能力,并将计算结果直接显示在车载机上,是让汽车保持先进的一条“捷径”。目前以两年换一次飞机的频率,换手机是一种提升汽车计算能力的机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智能驾驶舱落后的尴尬局面。
突破生态技术瓶颈的最轻方法是“整合计算能力”
事实上,坚持长期主义的蔚来最近获得了智能驾驶舱的奖励。据相关人士透露,蔚来首款自主研发的7nm工艺智能驾驶舱芯片将由三星代工,芯片研发负责人来自华为海思。
自研的智能驾驶舱芯片和作为媒介的手机正是这两点,很难不想到Flyme Auto。在我看来,无论是NIO Phone还是魅族手机加入汽车生态闭环,背后的逻辑都是一样的,都是将用户日常生活中的两个超级移动端打通,最大化车主的用车体验。
或许,NIO Phone做的还不够好,但随着明年火车上7nm智能驾驶舱芯片的出现,搭载NIO Phone的蔚来汽车内核将会发生质变。同时,最初的NIO手机可以看作是蔚来提前对车主的“生态”心意。基于NIO Phone,蔚来还可能带来NIO Watch等产品。
信奉长期主义的蔚来,想要抓住自己的未来。
NIO手机的高端神话
有一点很有意思。交流会上,我们试探性地问蔚来内部团队,NIO Phone是随车赠送,还是作为购车选项。
回答的大意是:“暂时没有关于期权方案的说法,但是NIO Phone肯定会卖。」
事后看来,当时问这个问题太一厢情愿了。只想着铺货量跑销量,却忽略了蔚来品牌的调性。李斌在NIO IN表示,NIO手机将坚持“标准就是旗舰”的风格。
从发布会公布的硬件质量来看,NIO Phone的产品性能并不像是“半路出家”的东拼西凑。蔚来几乎为NIO手机安排了市面上最好的非定制零部件,包括CMF(颜色、材质、涂饰)设计水平。蔚来向我们展示了非常成熟和高度完成的一面,NIO Phone几乎实现了一个小型智能手机厂所能做到的一切。
另外,审美和消费力的问题各有不同,但作为一个汽车品牌推出的第一款智能手机产品,NIO Phone值得打高分。
无论从一直高举高打的品牌调性,还是从NIO手机本身的硬件品质来看,蔚来标榜高端在逻辑上都是自洽的。买车送礼的做法只会瓦解蔚来整个品牌的调性。
至少在蔚来的计划中,手机打“高端牌”是极其严重的。根据我们公司前面同事的反馈,2023体验区NIO的灯光、桌面、设备布置的专业性超出预期,蔚来在高端产品竞标上的诚意不为过。
回到手机本身,我们也可以从NIO Phone的一些独特功能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UWB数字键、NIO Link数据传输、sky 空窗控头像、全球首款侧车控制,这些都是与生活强烈绑定的。在这些功能的背后,蔚来的初衷是真正用NIO Phone取代机主手中的主机。
跳出主流厂商的竞争圈,以汽车为引力源,将市场上的高端竞品拉入蔚来生态的维度进行厮杀,这就是蔚来的战略打法。
不过NIO Phone还是有它的高端悖论。
NIO Phone的预期销量可能是三代机型销售30万台。
在工作坊中,蔚来团队向我们透露了NIO Phone的内部预期。以蔚来推出新一代手机的周期计算,包括第一代,NIO Phone前三代平均每代需要承担10万台。
以蔚来目前的汽车保有量计算,截至8月,蔚来共交付新车383,908辆。NIO Phone要想实现10万单的销量,NIO Phone需要达到近26%的渗透率。从蔚来手机的消费主力ES8车主的量级来看,近7.2万的ES8车主即使全款购买也只有18.75%左右的渗透率,剩下7%的销售渗透率需要其他机型的车主来承担。
当然,这样的算法比较粗糙,只能提供一些参考意义。在NIO 2023会议上,李斌开玩笑地谈到了他的销售预测。“说实话,我们能卖多少手机?”蔚来手机达到销售预期并不容易。
另外,NIO手机的设计是一个稍有争议的点。在Workshop实际上手的时候,实际的质感和设计让我觉得蔚来对手机的受众进行了精准的定位,但是对手机的细分和定位还是不够清晰。
NIO Phone的主要群体应该是蔚来ES8的车主,但是手机的设计(与配色无关)太过年轻,甚至有一种快速时尚的风格。要成为这群车主的主力军,NIO Phone的商业感还不够强;其次,其他机型的机主通常比较年轻、时尚,手机外观没错,但机型的功能无法完全体验,很难撼动机主手中原有的主机。
NIO Phone通过推出折叠款和讨好女性车主的机型应该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前面说过,NIO Phone作为蔚来手机的第一代产品,可能还不够好。蔚来走上算力一体化的道路大概是对的,留给NIO Phone调整的至少是两代机型。
在此之前,我们先不要小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