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是2015年3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临夏州人民政府主办。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72年成立的临夏州卫生学校、1981年成立的临夏州民族学校以及1987年成立的临夏州农业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整合,学院于2015年正式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成为临夏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
学院位于临夏市东城区,校园占地面积541亩,其中主校区占地400亩,分校区占地141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学院现有教职工501人,其中专任教师420人,包括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62人、中级职称90人。研究生学历教师62人,“双师型”教师227人,外聘兼职教授、学科带头人和行业能手27人,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下设14个教学单位,包括基础教育学院、卫生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旅游学院、百花烹饪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7个二级学院,以及外语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生物工程系、体育系6个系和1个附属中专部。学院实行中高职一体化办学,高职开设29个专业,涵盖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护理、口腔医学技术、中药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阿拉伯语、建筑工程技术、电子商务、畜牧兽医等领域;中职开设9个专业,包括应用波斯语、畜禽生产技术、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等。目前在校生达9100余人,其中高职学生7800多人。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先后投资1亿元建成8个实训中心和173个实验实训室,各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95%以上,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厚德博学 强技砺能”的校训,秉持“先学做人、再学技艺、有教无类、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学院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了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先后与马来西亚伊斯兰科技大学、伊朗库姆市穆斯塔法国际大学、韩国又石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签署了“2+2”本科、“2+3”硕士联合培养协议,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学习和高质量就业的机会。
学院坚持质量立校、文化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注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近年来,护理专业毕业生护士资格证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80%以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师资格证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90%以上,学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86%以上,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四五”期间,学院紧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技能甘肃”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双高”院校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地。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拓展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就业方面,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学院还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
学院特色专业包括护理、学前教育、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技术等,这些专业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中,护理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毕业生就业率和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均位居全省前列。
在校史方面,学院自1972年建校以来,经历了多次整合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格局。2015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后,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成为甘肃省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
学院历年大事包括:1972年临夏州卫生学校成立,1981年临夏州民族学校成立,1987年临夏州农业学校成立,2015年三校合并升格为临夏现代职业学院,2018年学院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0年学院与马来西亚伊斯兰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2023年学院启动“双高”院校建设。
未来,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 强技砺能”的校训,坚持“先学做人、再学技艺”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