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9个学科门类。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2017年,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顺利通过首轮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目前,学校有10个学科跻身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500,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总论、物理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数学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东临东四环南路,西邻西大望路,南抵双龙路,北望平乐园小区;另有中蓝、管庄、花园村、琉璃井、惠新东街和通州6个校区,占地面积96.1418万平方米。
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机构,现有本科专业70个,在招专业60个,招生专业(类)44个;研究生专业覆盖34个学科(含1个自设交叉学科),19个专业学位类别;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其中,出站39人、进站41人、在站334人。国家重点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8个。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111计划”引智基地4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级科研基地45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2种。
学校党委下设27个二级党组织,其中,二级党委23个,二级党总支4个;党支部494个,其中,在职教职工党支部162个,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55个,学生党支部276个,混合党支部1个;党员11192名,其中,在职教工党员2655名,学生党员7204名,离退休教工党员1333名。
教职工3278人,其中,专任教师2193人,包括正高级职称496人、副高级职称859人;博士生导师732人(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743人(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中国两院院士9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日本工程院院士(含外籍)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4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卓越人才3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职专家40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95人。国际及港澳台教师8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
在校生25886人,其中,学历教育学生中全日制研究生10960人(博士生2509人、硕士生8451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34人,普通本科生12937人,成人教育本科生1355人。在籍留学生325人(学历生280人、非学历生45人)。
建校64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始终与国家和首都改革发展同向同行,走出了一条特色内涵差异化发展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推动学校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成为首都北京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展现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19万余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各条战线,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北京工业大学在就业方面表现突出,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学校还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全方位的就业服务。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在信息技术、制造业、金融、教育等领域表现出色,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这些专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科研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与多家知名IT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则致力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环境保护人才。
北京工业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当时为响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求,北京市政府决定成立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等学府。建校初期,学校仅有几个系,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科门类逐渐增多。1981年,学校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标志着学校在学术研究方面迈上了新台阶。1996年,学校通过“211工程”预审,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顺利通过首轮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历年大事包括:1960年建校;1981年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通过“211工程”预审;2017年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这些里程碑事件见证了学校从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历程。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北京工业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立德树人立身之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秉持“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校训精神,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稳步推进“十四五”建设发展,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百年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