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这座被誉为“江淮保障”和“金陵锁钥”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文明城市之一。滁州地处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的交汇点,东临南京,西接合肥,北依淮河,南濒长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学校自2000年6月由原滁州建筑工程学校、安徽滁州技工学校、滁州市商业干部学校、滁州市供销干部学校、滁州市粮食成人中专学校、滁州市财税干部学校等6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02年7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作为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和示范性高职院校,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学校校园占地1222亩,建筑面积达45.1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现有全日制高职学生13757人,继续教育学院学生8776人。学校拥有9大实训中心、119个实验实训室和157个校外实训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98亿元,馆藏图书130万册(含电子图书)。其中,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9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实训中心2个。学校还设有信息工程、汽车工程、电气工程等特色专业群,全面对接滁州市八大产业链,形成了“8+4+N”的专业群建设体系。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其前身学校在各自领域均有着深厚的办学积淀。2000年合并组建后,学校迅速崛起,成为安徽省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2002年正式成立后,学校先后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荣获“优秀院校”称号。2015年,学校顺利通过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同年被列为首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13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视察学校,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争取成为全国示范典型”的期望。

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注重科学性与实用性,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特色专业包括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建筑工程技术、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艺术设计、大数据会计等。其中,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在省内乃至全国享有较高声誉。学校还拥有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校企合作开发教材33门,其中《数控加工技术》获批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

在就业方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其中在滁州本地就业率超过50%。学校连续八年被评为“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并两次荣获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可开展40余个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服务。近年来,学校面向企业开展非学历培训和技能鉴定超过20000人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学校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学生毕业半年后创业率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近三年大学生孵化项目存活率超过60%。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称号,并两次被推荐参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现有专任教师708人,其中高级职称171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18人,“双师型”教师286人。学校拥有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13个,省级教学名师8名,省级教坛新秀19名。近年来,学校教师出版著作21部,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授权专利858件,其中发明专利61件。学校在科研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2018年发表论文数位居全国同类高校第20位,省内同类高校第1位。

学校还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德资企业博西华(博世-西门子)公司连续合作26年,采用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2013年,学校牵头成立安徽滁州职教集团,现有成员单位139家,合作委员会1个、企业学院2个、专业委员会12个。2019年,职教集团获首批“省级示范职教集团”建设单位,并入围第一批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

展望未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聚焦全面建成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实现职业本科层次教育新跨越的目标,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滁州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和技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