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贸职业学院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可追溯至1936年创办的涪陵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农科职业班。经过多次合并与更名,2006年正式定名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学校被评为重庆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21年更是跻身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行列,并成为首批“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地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地带,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校园占地面积广阔,分为江南校区和高新校区,总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近10亿元,教学实训设备总值1.3亿元,拥有9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151个实训室,馆藏图书195万册,是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
学校下设7个实体性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机构,涵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财经、健康、建筑工程、车辆工程、教育等多个领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2万人,教职工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20余人,博士硕士210余人。学校还拥有一支由行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在专业设置上,学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设了49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2个,重庆市“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重庆市优质专业群4个。特色专业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均为当前市场需求旺盛的热门领域。
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与重庆涪陵高新区、长安集团、赛力斯集团、太极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学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在科研服务方面,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发明专利16件,并多次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学校还成为重庆市“企业科技特派员——百人计划行动”首批派出单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撑。
学校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澳大利亚、比利时、新西兰、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3+2”专升硕联合人才培养项目。学校还获批了教育部“汉语桥”中文+职业技能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强技、创新”的校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常年开展各类技术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和社会实践,形成了“求实、求真、求是,创业、创新、创造,思索、思进、思源”的校园文化特质。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重庆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校学生会荣获“重庆市十佳学生会”,校团委荣获“重庆市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
自1936年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实用技术人才和行业管理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八红旗手等。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和谐校园、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党建统领发展、校区扩建破局、‘双高’提质升位、办学条件达标、人才团队赋能、治理运行高效”的目标,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