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二、2025年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发展沿革 底蕴深厚】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建筑为特色,集理、工、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省属公办高职院校,被誉为“现代鲁班摇篮”。学校自1979年成立以来,已培养培训30多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广东省建设行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广东省建筑工程技工学校,1986年升格为广东省建筑工程学校,2001年5月正式升格为高职学院。2006年4月,学校由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划转至广东省教育厅管理。目前,学校拥有广州、清远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000亩,全日制高职在校生21000余人。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以“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智慧校园、生态校园”为建设理念,是求知成才的理想之所。
【办学理念 思路清晰】
学校秉承“立德树人、工学交融、创新发展、特色办学”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打造“现代鲁班摇篮”。校训“胸怀匠心,筑梦天下”激励着每一位学子追求卓越。学校坚持“特色引领、产教融合、实践创新、协同发展”的办学特色,实施“提质量、强服务、优治理、育新人”的行动计划,致力于建设国内知名、业内领先、服务区域、走向国际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学校荣誉 成绩卓著】
学校近年来荣获多项荣誉,包括广东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22)、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校(2022)、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2023)等。此外,学校还获得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并成为全国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广东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等。
【师资雄厚 结构合理】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00多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2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60%,“双师”素质教师达到80%以上。学校还聘请了500多名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及30多位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和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9项,省级教改专项15项,省部级项目55项,获得各类专利等知识产权181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
【教学改革 亮点纷呈】
学校现有8个二级学院,开设50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6个。特色专业包括工程造价、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古建筑工程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等。学校还与7所高校实现了“3+2”或“2+2”高本衔接试点建设工作,进一步拓展了专业内涵。
【产教融合 深度推进】
学校与300多家行业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并联合成立了广东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是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3个专业为全国试点专业,2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校与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广建华晟数字产业学院”,联合开展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开启了省职教城数字化教育的先行模式。
【国际合作 走在前列】
学校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是教育部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首批院校。学校与巴基斯坦塔克西拉省立技术学院共同开展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人才合作培养,获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颁发的“中巴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学校还与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美国、德国、韩国、匈牙利、芬兰等10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了高层互访、教师培训、师生交流、合作办学等合作项目。
【党建引领 驰声走誉】
学校是广东省党建示范高校,现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4个。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快速发展,近三年学校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规模超7000人,毕业去向落实率均在9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就业情况 前景广阔】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就业方向涵盖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学校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发展愿景 未来可期】
学校将深入实施“提质量、强服务、优治理、育新人”的“十四五”发展行动计划,致力于打造“现代鲁班摇篮”,显著提升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建设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建成“国内知名、业内领先、服务区域、走向国际”的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
【校史与历年大事】
1979年,广东省建筑工程技工学校成立,标志着学校正式起步。1986年,学校升格为广东省建筑工程学校,开启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新篇章。2001年,学校升格为高职学院,迈入高等教育行列。2006年,学校划转至广东省教育厅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办学层次。2022年,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标志着学校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3年,学校与巴基斯坦塔克西拉省立技术学院合作项目获“中巴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