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学院
202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简介
空军勤务学院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54年在山西省太原市创建的空军后方勤务学校,1958年迁至徐州,2003年更名为徐州空军学院,2011年恢复现名,2017年调整为初级任职教育院校。作为空军唯一一所体系化培养航空勤务保障人才的专门院校,学院在69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秉持"忠诚、精武、创新、奉献"的校训,为空军培养了10万余名优秀人才。
学院占地面积2550亩,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施。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现有纸质图书35万册,电子图书150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达130TB。建有航空勤务保障综合训练场等11个专业训练场地,综合体训馆、健身房、轻武器射击训练中心等15个基础训练场地,以及208个军队(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实验(训)室。
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
学院设有航空勤务保障、航空装备维修、航空物资管理等多个特色专业。其中,航空勤务保障专业是全军重点建设专业,航空装备维修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2个硕士学术学位授权学科和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被列为军事后勤学博士培育单位。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副教授近200人,其中包括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专家4人、国家行业专家组成员25人。近年来,学院承担国防科技、军事科研等计划项目12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军内科学技术成果奖50余项。
就业前景与人才培养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主要面向空军航空兵场站后装保障岗位。据统计,空军航空兵场站95%以上的军官和军士毕业于本院。学院注重实战化教学,与多家空军基地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确保学员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部队工作。
校史沿革与重大事件
- 1954年:在山西太原创建空军后方勤务学校
- 1958年:迁至江苏徐州
- 198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 1989年:开展研究生学位教育
- 2003年:更名为徐州空军学院
- 2011年:恢复空军勤务学院名称
- 2017年:调整为初级任职教育院校
- 2022年:被列为军事后勤学博士培育单位
展望未来,空军勤务学院将继续坚持"为战育人"的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为空军现代化建设和强军目标培养更多高素质航空勤务保障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