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3 0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位于被誉为“世界稀土之都”和“世界绿色硅都”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高等师范院校。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创建的包头师范专科学校,经过多次合并与升格,2004年正式恢复独立法人资格,成为内蒙古科技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师范院校。

学校校史悠久,历经多次重要变革。1958年建校初期,学校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1996年,学校更名为包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标志着其教育层次的提升。2000年,学校与原包头师范学校、包头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包头师范学院。2003年,学校与包头钢铁学院、包头医学院合并为内蒙古科技大学,2004年恢复独立法人资格。2007年,学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8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7年,学校再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和2022年,小学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

学校现有青山校区和九原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计1270亩,校舍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8.26亿元。学校拥有14个实验中心、144个校外实习基地,图书馆藏书总量达245.69万册(纸质图书105.89万册,电子图书139.8万册),并拥有110多个中外文数据库。学校还建有万兆主干千兆交换到桌面的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网络系统,智慧校园服务平台集成了20余个业务信息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高效的信息化服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90人,其中专任教师761人,博士研究生199人。学校拥有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2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3人,自治区教学名师9人,自治区教坛新秀9人,包头市“新世纪人才工程”领军人才25人,包头市“鹿城英才”7人,校级“阴山学者培养计划”人选61人。

学校设有17个党政管理机构、20个教学机构、7个教学科研辅助机构、2个群团机构,拥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4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3594人。学校特色专业包括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稀土材料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等,其中小学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

学校注重科研创新,近五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5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5项、省部级项目240项,科研经费总量3056万元。学校发表论文1562篇,其中被核心期刊、SCI/SSCI、EI、A&HCI、CPCI收录530篇。学校还成立了多个研究机构,如“包头市黄河‘几字弯’生态研究院”“包头市法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包头市全民健身发展研究中心”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与俄罗斯、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波兰、韩国、马来西亚、蒙古等国家的高校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开展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名校远程人才培养线上学习项目,与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在自治区高校中率先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构建了“双螺旋三递进多维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生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518项,其中国赛金奖(一等奖)3项、银奖8项,省赛金奖16项;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5项、自治区级项目144项。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就业方向涵盖教育、科研、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学校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还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招聘信息等服务,助力学生顺利就业。

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自治区的两件大事为着力点,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精神,坚持“师范办高、非师办实、错位发展、特色图强”的办学方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办学治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弘扬北疆文化,加快应用转型发展,以优化学科专业、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深化高素质人才培育、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为抓手,打造自治区一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高地、职普融通示范高地、教师教育高地、城市文创高地、黄河“几”字弯生态科教融汇高地、稀土应用和现代能源产教融合高地,“十四五”末期综合实力在“软科”中国大学师范院校排名中进入全国师范院校中游行列,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知名、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师范院校。为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贡献包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