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工程技术大学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始建于1980年,是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历经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郑州分校、郑州走读大学、中州大学等多个发展阶段,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成为郑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理工类本科院校。学校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先后合并了郑州市文化艺术学校和郑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秉承“修德、敏学、笃行、拓新”的校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学校以“建设办学特色鲜明,对郑州市有突出贡献,在全国同类高校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目标,致力于服务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学校构建了特色鲜明的黄河文化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专业设置方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现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涵盖38个本科专业。其中,特色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校还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形成了以工科专业群为主体,经济管理和文旅文创专业群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实践为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69人,教职工1276人,其中高级职称443人、博士139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21人。学校还引进了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拥有3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个省部级教学团队和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学校教师队伍中,获河南省模范教师、郑州市名师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达100余人次。
学校现有英才、金河、航海、龙子湖四个校区,航空港校区正在建设中。学校拥有235个实验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00亿元。图书馆舍4个,馆藏纸质图书164.53万册,电子图书133.29万册,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10个,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就业方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累计培养了14万名应用型人才,其中70%在河南省内就业创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涉及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现代食品制造业等郑州市主导产业。学校还建有河南省吖啶类化合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大数据双创基地、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多个研究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学校在历史上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就。2016年升格为本科高校后,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还积极参与京豫、沪豫合作战略,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校地互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拓展。
近年来,学校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了深入实施“双碳”战略,学校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了“中原碳谷发展”系列论坛,致力于培育“中原碳谷”,并进一步发展为“中国碳谷”。学校还聘请了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教授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莱维特研究院名誉院长,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承“修德、敏学、笃行、拓新”的校训,以服务河南省“十大战略”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加快郑州航空港校区建设,着力推进教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努力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