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也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作为农业农村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西农业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6万亩,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求学治学的理想之地。
江西农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可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1908年更名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2年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8年更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69年,江西农学院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合并,1980年11月正式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学校历经百年风雨,始终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
学校育人体系完备,现设有17个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2.6万人。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艺等9大门类,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和61个本科专业。学校特色专业突出,其中农业科学、生物技术、动物科学、林学等专业在全国享有盛誉。学校拥有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11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4个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此外,学校还设有9个省级特色专业,形成了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学校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代表的国家级人才101人次,以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为代表的省部级人才284人次。学校还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19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以及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4个,为高质量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科技创新方面,江西农业大学特色鲜明。学校拥有全国生猪领域唯一、江西首个独立组建的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45个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此外,学校还设有全省唯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6个省级重点智库等人文社科研究平台,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江西农业大学办学成就卓著,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37万余人,涌现出13名院士、17名省部级领导干部、30多位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以及100多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教师等杰出人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大多数毕业生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学校与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和科技合作关系,推广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及现代农业技术。“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80余项,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并在江西省率先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项目的突破。
在新的历史时期,江西农业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深入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学校积极响应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西农业大学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基地,为地方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持。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