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历经百年沧桑,始终秉承“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

校史沿革与重大事件

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在上海浦江之滨创建沪江大学,开启了学校的百年办学历史。1928年,刘湛恩担任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标志着学校全面纳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沪江大学相关系科调整至华东各大学校,同时在沪江大学校址(今军工路校区)创办上海工业学校,后历经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上海机械学院(1960—1994年)、华东工业大学(1994—1996年)等发展阶段。

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博士创建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2年,中法政府在德文医工学堂的原址(今复兴路校区)上合办中法国立工学院。抗战胜利后,与由重庆迁沪的国立高级机器职业学校合并,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制为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83—1996年)。1996年,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标志着学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98年,学校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划出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

特色专业与学科优势

学校设有18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0余人,研究生11000余人。学校现有6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上海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特色专业包括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学科、计算机科学学科、环境/生态学学科、农业科学学科、物理学学科、数学学科、社会科学总论学科九个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行列,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就业与产学研结合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扬依托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传统,持续贯彻“对接行业,改造专业,引导就业”的理念。学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主要就业领域包括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出版印刷等行业。学校与中国商飞、上海电气、光明食品(集团)、华为等企业开展全面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是国内最早开办国际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国际学生近600人,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208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中英国际学院和中德国际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是沪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学术平台。

未来发展与愿景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校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力争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型大学,进而建设成为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

通过百年积淀和不断创新,上海理工大学将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