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22日,前身是被誉为“广东邮电黄埔军校”的广东省邮电学校。作为广东省内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通信类高职院校,学校于200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不仅是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培育单位,还入选了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教育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广东电信产数人才培养基地、广东省(江门)产业数字化研发孵化基地等。此外,学校是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广东省职业院校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首批推荐职业技能培训线上平台机构、中国通信服务职业教育联盟创立单位、广东通信职业教育集团(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牵头院校、职业院校培训联盟牵头单位,并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广州市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称号。
学校分设广州、江门两个校区,现有教职员工660多人,在校生9000多人。校园总面积为460亩,其中本部位于广州市天河高校文化区,校园面积为160亩;江门校区位于江门市蓬江区人才岛,校园面积为300亩。学校拥有与信息通信行业企业同步的现代化教学、科研设备和先进的网络系统平台,以及配套完善的培训、教学、实验、实训、会议、食宿、文体等软硬件资源。
学校依托信息通信行业,以“培养信通英才、提升客户价值、服务终身教育”为使命,做强做优学历教育,做强做大在职培训,构建了以学历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支撑的多元化办学模式,逐步建成集教育、培训、服务、研发为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在职人员终身教育的培训服务新高地。
在学历教育方面,学校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为核心,经、管、文、理等多学科协同发展,设有4个专业二级学院,20个专业。学校深化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敬业度高、执行力强、精技术技能、善沟通学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构建了“校企一体,工学一家”、技术技能与综合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独具行业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构建以在职培训为主的多元化社会服务模式,大力开展在职培训、在线学习及技术研发服务,致力于搭建服务在职人员职业学习的终身教育平台,助力客户价值提升。培训业务课程门类齐全,培训形式多样,合作客户涵盖政企事业单位,长期合作客户超460家,2023年社会服务人日数达91万。
办学以来,学校共培养毕业生超10万人,联合名校培养在职研究生超7000人,社会培训超1000万人日,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广东区域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就业方面,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实习推荐等服务,确保学生顺利进入职场。此外,学校还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邀请各大企业来校招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等,这些专业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工作,实现了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在校史方面,学校自1949年建校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发展。1958年,学校更名为广东省邮电学校,成为广东省邮电系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2002年,学校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全国高职院校中的佼佼者。
学校的历年大事包括:2002年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2015年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2020年成为广东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培育单位;2023年社会服务人日数达91万,创历史新高。
总之,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其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卓越的就业服务,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的佼佼者,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