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先站稳脚跟,而后静待时代机遇。
在充满挑战的 2023 年,小鹏汽车迎来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年终结局。
2023 年对小鹏汽车而言,是历经挫折后重新崛起的一年。该公司在组织架构、规划布局、业务范畴、经营管理以及效率提升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尽管过程充满艰辛,但所取得的成果已开始逐步显现。
在交付量方面,小鹏汽车经历了一番波折。2023 年 1 月,其交付量仅为 2249 台,这是全年的低谷。然而,经过 11 个月的不懈努力,交付量实现了 9 倍的增长。截至 2023 年 12 月,小鹏汽车的交付数字达到了 20115 辆。全年累计交付量为 14.2 万辆,同比增长 16.7%。
小鹏汽车 2023 年的业绩表现 | 图片来源:财报截图
交付量的增长也带动了小鹏汽车营收的上扬。2023 年,小鹏汽车全年总营收达到 306.8 亿元,同比增长 14.2%。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 280.1 亿元,较去年增长 12.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第四季度的显著提升,该季度实现营收 130.5 亿元,同比增长 153.9%。
尽管小鹏汽车在 2023 年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其在这一年所做出的调整与努力已初见成效。数据表明,小鹏汽车 2023 年的亏损额度扩大至 103.8 亿元,但在第四季度,亏损额相较于前几个季度有了明显的减少。
那么,小鹏汽车是否已经实现触底反弹?何小鹏指出,2024 年至 2027 年,中国智能电动车淘汰赛正式拉开帷幕,小鹏汽车将如何应对?
Q4 毛利率表现超出预期
2023 年 5 月,何小鹏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曾宣称,随着 G6 和其他新品的推出,小鹏汽车的销量将会迅速攀升。他期望在 2023 年第四季度实现月交付量超过 2 万台,并预计运营现金流也将转为正数。
小鹏现有量产车型 | 图片来源:小鹏
如今看来,小鹏汽车成功达成了这两项目标。在 2023 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交付了总计 60158 辆新车,这一成绩推动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7 倍,首次单季超过百亿元。
与此同时,在第四季度,小鹏汽车的正向自由现金流超过 60 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经营性现金流的转正。截至第四季度末,小鹏汽车的现金储备达到 457 亿元,环比净增长超过 92 亿元。
在最新的财报中,小鹏汽车最令人惊喜的是,第四季度汽车毛利率实现转正,环比提升约 10 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小鹏汽车的汽车毛利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因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负值状态。在 2023 年前三个季度,小鹏汽车的汽车毛利率分别为-2.5%、-8.6%和-6.1%。
然而,最新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第四季度的毛利率达到 6.2%,其中汽车销售业务毛利率为 4.1%。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两项指标分别下降了 2.5 个百分点和 1.6 个百分点,但与上一季度相比,却分别增长了 8.9 个百分点和 10.2 个百分点。
小鹏汽车解释称,汽车毛利率的同比下滑,主要是由于现有车型升级导致的存货拨备及采购承诺亏损、销售促销力度加大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到期;而环比提升,则主要得益于平台化研发、技术降本和经营改善,以及交付规模的扩大,尤其是高毛利车型如 G6/G9 的销量占比提高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小鹏汽车与竞争对手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2023 年,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的毛利率分别为 22.2%和 5.5%,而特斯拉的全球毛利率也达到 18.2%。相比之下,小鹏汽车在 2023 年全年的毛利率仅为 1.5%。
2023 年上海车展小鹏展台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一个值得留意的方面,是小鹏汽车的亏损正在逐渐缩小。
数据显示,2023 年,小鹏汽车的净亏损为 103.8 亿元;相较于 2022 年的 91.4 亿元有所增加,但低于市场预期,尤其是第四季度的亏损相较于前几个季度有了显著的降低。
详细分析来看,2023 年的前三个季度,小鹏汽车的净亏损分别为 23.37 亿元、28.05 亿元和 38.9 亿元。然而,在第四季度,小鹏汽车的净亏损为 13.48 亿元,同比减亏 10.1 亿元,环比减亏 25.4 亿元。
这些财报数据的改善,与小鹏汽车去年实施的降本增效策略紧密相关。在 2023 年二季度财报会上,何小鹏表示,降本、提效是小鹏汽车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他们以全球和中国车企中最优秀的成本控制水平为标杆,将降本作为产品、研发、制造、供应链、营销等多个团队的核心目标之一。
这一点在财报数据中得到了直接体现。尽管 2023 年交付量增长了 16.7%,但小鹏汽车的费用率却呈下降趋势。小鹏汽车 2023 年的研发支出为 52.8 亿元,较去年仅增长 1.2%;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为 65.6 亿元,较去年减少了 1.91%。
具体到第四季度,小鹏汽车的研发和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分别为 13.08 亿元和 19.37 亿元,研发费用环比基本持平,对应费用率分别为 10%和 15%,同比和环比均有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的人员规模也有所缩减。2023 年年底,小鹏汽车的总员工数为 1.35 万人,较半年前减少了约 2300 人。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理想汽车在同期内员工数增加了 1 万多人。
新品牌的首个目标是月销过万
2024 年,小鹏汽车设定了实现业绩翻倍的目标。何小鹏在春节开工信中明确表示:“今年是小鹏汽车的第十年,我们的业绩要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我们需要弥补所有的短板。”据此前媒体报道,2024 年,小鹏汽车的交付目标为 28 万辆。
然而,2024 年初,小鹏汽车的交付量并未出现明显的提升。数据显示,小鹏汽车前两个月的销量为 12795 辆。虽然同比增长了 13%,但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的基数相对较低。与去年第四季度的月销量 2 万辆相比,今年的销量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鉴于此种情况,小鹏汽车给出了相对谨慎的营收和交付预期。小鹏汽车预计,今年第一季度汽车交付量预计将在 2.1 万辆至 2.25 万辆之间,同比增长 15.2%至 23.4%。若要达成上述指引,小鹏汽车在 3 月需交付至少 8205 辆汽车,这一数字并不算高。不过,这也意味着未来三个季度小鹏汽车需要实现大幅增长。
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小鹏汽车也在积极寻求新的突破。其子品牌 MONA 的推出被视为关键举措之一。上周末,何小鹏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宣布,将在未来一个月内推出全新品牌 MONA,正式进军价位在 10 - 15 万元的 A 级车全球市场,致力于打造“年轻人的第一台 AI 智驾汽车”。
在财报会议上,何小鹏进一步透露,全新品牌将在下个月的北京车展期间首次亮相,并计划于第三季度开始上市和交付。
为何选择在此时推出新品牌,何小鹏在财报会议上解释道,虽然 10 - 15 万价格段的市场潜力巨大,但要在这个区间推出高品质、高性能且能盈利的车型并非易事,需要企业具备极强的规模化和体系化能力。如今,小鹏汽车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对于这款新车,何小鹏信心满满地表示:“有信心使其成为今年 A 级纯电市场最为耀眼的爆款新车型。”
据了解,MONA 将同时面向 To B 和 To C 市场,会率先进入 C 端,然后逐步拓展到其他渠道。对于新品牌的销量目标,官方并未披露具体数字。但小鹏汽车高管表示,“每个月大约提供 1 万件产品,这样的规模我们才会认为是非常成功的。”
2023 年小鹏 1024 科技日 |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此外,在大模型技术的助力下,智能驾驶也迎来了关键的突破点,这已成为车企竞争的核心焦点。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大型模型为智能驾驶领域带来了重大变革。这些大型模型使得以往难以解决的通用智能能力得到了更为迅速的提升。小鹏汽车从去年开始进行相关研发,并在今年的测试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在去年的 1024 科技日活动中,小鹏汽车曾提出“AI 大模型上车”的承诺。近期,小鹏汽车表示,今年二季度,将实现 AI 智能驾驶大模型的量产上车,成为首个在汽车行业实现量产落地的车用人工智能和车用认知引擎。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小鹏汽车对人工智能的长期投入。在小鹏智驾新春启动发布会上,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每年在 AI 研发上的投入高达 35 亿元,并拥有超过 3000 名研发团队成员。
2024 年是小鹏汽车创立的第十年,也是其“自我颠覆,二次创业”的第二年。小鹏汽车将继续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在新能源车市场淘汰赛的大背景下,他们需要通过产品创新、市场拓展以及组织效率提升等举措,来实现其长远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