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是什么?“能吃”的疑问 | 极客车间》

访客 新能源 87
摘要

“6 比 7 大,这显然是错误的认知。”

在 2024 年 3 月 28 日之前,国内车企共同面临的强劲对手是特斯拉。

而 3 月 28 日之后(包括此前的几个月),这一情况有所转变,小米汽车逐渐成为了众多车企的主要竞争对象

雷军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流量巨星,其小米 SU7 在公布售价后的 24 小时内,“大定”数量将近 9 万台。尽管此“大定”的定义可能引发了一些争议,被讽刺为“重新定义了‘大定’”,但这一惊人数字仍旧让友商们心生畏惧。

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那么接下来就得看对手如何应对了。

中国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突出表现在总有产品能够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但这种关注度往往也只是短暂的——总会有竞争对手比你更具创新设计、更注重性价比、更善于丰富配置。

例如,与小米 SU7 几乎在同一时间曝光,且在目标受众和产品定位上颇为相似的智己 L6,选择了暂时按兵不动。

智己 L6 同样拥有出众的外观颜值,同样具备 2S 的零百加速性能,同样采用了轿跑风格。那么,它是否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SU7 杀手”呢?

标签: 暂时 往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