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车企而言,如何将中国本地需求与海外用户习惯相融合,是其打造全球化车型所面临的难题。
就在上周,北京车展圆满落幕。
此次车展的一大亮点,除却一百多款新车竞相登场外,还有众多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国友人。瞧着他们脸上那难以置信的神情,便可知晓,中国新能源车着实令他们惊叹不已。
既然外国友人前来观车,那么中国厂商也应怀揣诚意,携产品积极迈向外国市场。
若要进军海外市场,有一个概念必须提及,那便是“全球化车型”。
所谓全球化车型,望文生义,即“一款车行销全球”,既要契合中国本土市场的需求,又要能获得海外用户的认可与喜爱。
在燃油车时代,丰田凯美瑞、福特福克斯、长城哈弗 H6 等车辆,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均不成问题;到了新能源时代,特斯拉的 Model 3、Model Y 亦是遵循同样的路径,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当下,中国智能新能源车正奋力踏上这条全球化之路。
方才,吉利旗下银河品牌推出了集团首款全球化车型——吉利银河 E5。作为 E8 的“小兄弟”,吉利银河 E5 能否凭借自身的外观与配置,赢得全球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从银河 E5 这款产品上,我们也能够领略到吉利作为国内知名车企,对“全球化车型”的思索与抉择。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