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亚吉欧与保乐力加都宣布了即将出售其产品,以应对日益严格的市场竞争。这两个历史悠久的品牌在全球葡萄酒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面临品牌下滑和业绩下滑的压力。它们都在进行瘦身计划,以减少开支并提高效率。
蓝鲸新闻7月25日讯(记者朱)全球葡萄酒巨头帝亚吉欧(Diageo)和保乐力加(Pernod Ricard)均传出出售部分品牌的消息。
巨头在行动近日,帝亚吉欧宣布将委内瑞拉朗姆酒品牌Pampero出售给意大利Gruppo Montenegro,具体价格不详。
帝亚吉欧官网显示,潘佩罗是最畅销的意大利朗姆酒,已有85年历史,在欧洲市场颇具影响力。
帝亚吉欧欧洲区总裁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表示,此举将使该公司能够更加专注于其投资组合中的“核心优势领域”,并加速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品公司。预计交易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完成。
无独有偶,保乐力加宣布与澳大利亚葡萄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WL)签署协议,将旗下一系列国际葡萄酒品牌出售给AWL。该交易涉及保乐力加拥有和生产的国际葡萄酒品牌组合,包括澳大利亚的Jacob's Creek、Orlando和Strogo,新西兰的Stoneleigh、Brancott Estate和Church Road,以及西班牙的Campo Viejo、Ysios、Tarsus和Azpilicueta。这些品牌年产量超过1000万箱(9升),依托7个酒庄,实现从葡萄园到装瓶的全流程管理。
保乐力加表示,该交易仍需监管部门批准,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
两大酒业巨头的举动引起了业内的普遍关注。
潮音汇(上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尹凯告诉蓝鲸记者,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酒类巨头也面临业绩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梳理品牌,集中资源做重要品牌,卖协同性差的产品,也无可厚非。“这两个巨头这几年也做了很多收购,所以他们的品牌可能是打包的时候一起收购的,而不是他们的目标品牌,或者当时收购判断不是很准,后期没有操作,所以被卖掉了。上述举措也体现了两家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灵活应对、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眼光。”
值得注意的是,帝亚吉欧比保乐力加更早出售其葡萄酒业务。2015年前后,帝亚吉欧数次出售其葡萄酒业务。前台湾省帝亚吉欧总经理刘日忠一针见血,说酿酒和烈酒的利润率相差很大。葡萄酒只有2%,烈酒大概8%。上市公司有业绩压力。面对这么小的份额和薄的利润盘,没有太大意义,还不如卖掉。
中国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帝亚吉欧的半年报,由于美国市场对昂贵烈酒的需求大幅下降,帝亚吉欧2024财年上半年(2023年7月1日-12月31日)的利润表现低于预期。全球销量同比下降5.2%;净销售额为109.62亿美元,同比下降0.6%;运营利润为33.17亿美元,同比下降5.4%。
今年5月,帝亚吉欧将首席财务官从拉旺亚·钱德拉舍卡(Lavanya Chandrashekar)换成了尼克·汉贾尼(Nik Jhangiani),有外媒将这一高层变动称为“业绩不佳后的变动”。
保乐力加也面临同样的情况。公开数据显示,保乐力加2024财年上半年全球销售额为65.9亿欧元,同比下降3%,经常性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
然而,在全球市场的普遍压力下,中国市场给这两个葡萄酒巨头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年初,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正在深刻影响市场格局。鉴于该案初裁结果有望在8月底前公布,行业内外都在密切关注其动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欧洲白兰地在全球其他市场销量大幅下滑的同时,中国市场却逆势上扬,成为支撑其销量的重要支柱。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欧盟对华白兰地出口同比增长超过20%,凸显中国市场需求强劲。
对于保乐力加来说,白兰地业务是其核心业务部门之一,中国是其关键市场。以其高端品牌马爹利为例。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也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品牌业务增长。
尹凯表示,如果中国最终对欧盟白兰地实施反倾销措施,保乐力加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将受到直接冲击,面临销量下滑的风险。相比之下,主要生产威士忌的帝亚吉欧可能会在这种变化中捕捉到新的市场机会。由于反倾销调查主要针对白兰地,帝亚吉欧的产品线受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可以借此机会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享受市场调整带来的红利。这种不同的市场反应进一步凸显了全球葡萄酒巨头在中国市场战略调整和业务布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