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造就了海里的石油霸主,其暴利背后隐藏的危机!

访客 新能源 1.2W+
根据你提供的信息,这两家公司在海洋储存能源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风险和问题。如果海水压力太大或温度过高,这些设备可能会崩溃或发生事故,导致公司破产。非法排放或者过度依赖大海也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生态破坏。尽管这些公司可能取得了显著的利润,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上的挑战。

文|抓碳数科技

储能被卷到不行,但也有值得储能企业借鉴的生存经验。

上世纪90年代,在利润率下降、债务快速上升、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环境下,日本企业产业发展呈现出制造业出海、消费平准化、科技创新驱动三大趋势。

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贸易壁垒与日本不完全相同,但也有些相似。中国制造业如何出海不再是老生常谈,而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近日,德业和阿特斯发布中期业绩预告,均超出市场预期。这两家公司是如何在全球化中走在光存储和新能源企业前面的?他们是如何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和资源禀赋实现全球化布局的?

德业股份是从家电行业起家的,其家用光存储产品也是由家电衍生而来。在家电海外销售渠道的基础上,提前布局家用光存储产品海外经销商是抢占海外市场先机的关键。

早期,阿特斯主要销售大型光伏设备。2015年收购夏普太阳能电站开发业务子公司Recurrent Energy,并以其为主体引入海外金融资源投资全球光储电站,逐步形成中国生产端和全球化投资端的业务组合。

他们的经验不可复制,也很难复制,但至少给了处于内卷和内耗中的光伏和储能企业以启示。

中国储能企业出海恰逢其时。

经过几年的激战,国内储能行业已经建立了相当的生产规模和成本优势。2023年,储能电池10强中有8家是中国企业。

这家公司造就了海里的石油霸主,其暴利背后隐藏的危机!

数据来源:SNE Research

西部证券测算过,即使电芯关税提升至 25%,中国电芯成本仍低于美国 26% 左右,成本优势依然明显。

这家公司造就了海里的石油霸主,其暴利背后隐藏的危机!

西部证券测算过,即使电池关税上调至25%,中国电池成本仍比美国低26%左右,成本优势依然明显。

来源:西部证券R&D中心

有了这样的绝对竞争力,中国储能企业出海大有可为。

事实上,中国的光伏和储能企业近年来早已走出国门。据海关统计,中国对主要市场的新能源产品出口连年大幅增长。

这家公司造就了海里的石油霸主,其暴利背后隐藏的危机!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数据我们熟悉一些国家的市场增长,比如2021年的巴西和2022年的南非。一些国家的新能源市场增长很少报道,如2021年对阿联酋和意大利出口逆变器,2023年对土耳其出口锂电池。此外,2024年上半年,在中国对传统国家新能源产品出口下降的同时,对尼日利亚的逆变器和锂电池出口大幅增长。

看看ENF的光伏企业名单,通过挑选一些大型分销商,你可以找到一些中国供应商参与其中。但与南非经销商相比,在这里做生意的中国企业没有那么多,而且很多都是我们不太熟悉的中国企业。

尼日利亚经销商的货源

这家公司造就了海里的石油霸主,其暴利背后隐藏的危机!

再看南非,大经销商货源基本被中国企业垄断了。南非经销商的货源

这家公司造就了海里的石油霸主,其暴利背后隐藏的危机!

虽然新兴市场的总量还没有起来,但谁又知道它们会不会演化为下一个巴西或南非呢?德耶和阿特斯是怎么做到的?

德业公司早年从事塑料模具生产,后进入美的空调节供应链生产空调节塑料件。2007年开始匹配美的空调节换热部件。同年进入空调频领域,开始生产空调制电路控制产品。2010年,德业成为美的全球三大变频控制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2016年收购宁波大学技术团队,正式进入光存储逆变器行业。

2018年之前,德业的传统家电在海外是有经销商体系的。2018年以来,德业股份在原有经销商的基础上,扩大了变频产品的销售网络,逐步开拓国际市场。后来业绩快速爆发的巴西和南非市场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提前布局的。

2019年,德业与英国光伏系统和产品贸易商sunsync合作,通过代工sunsync和自有品牌德业进入南非市场。2020年,我们与巴西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当时业绩并不显著。

2021年,巴西市场爆发。当年巴西新增装机容量8.53GW,同比增长980%。德业在巴西的变频器销量也在这一年快速增长,海外五大客户中有两个位于巴西。

这家公司造就了海里的石油霸主,其暴利背后隐藏的危机!

资料来源:《关于宁波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2022年,南非遭遇电力危机,政府给予高额补贴和税收优惠,刺激新能源发展。德业之前签约的贸易商sunsync成为当年德业最大的海外客户(表中第一的全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更名为sunsync),销售金额占当年德业业主业务收入的10.98%。

这家公司造就了海里的石油霸主,其暴利背后隐藏的危机!

资料来源:《关于宁波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持续追赶巴西和南非的两次新能源浪潮,使得德业的逆变器业务收入在2019年至2022年间实现了243%的年复合增长率。提前在亚非拉建立的销售网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家公司造就了海里的石油霸主,其暴利背后隐藏的危机!

另一家可资借鉴的公司是阿特斯。阿特斯创始人曲晓华博士早年留学加拿大,拥有多伦多大学半导体材料科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时,加拿大安大略省电力公司计划开发一个半导体项目,他被招聘为负责人。1997年,该项目被加拿大上市公司、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ATS收购,于是曲晓华加入ATS。后来,ATS收购了世界第四大光伏制造商法国里昂的太阳能电池厂Photowatt。曲晓华被ATS委托为Photowatt公司的“亚太区技术副总裁”,负责管理技术,并肩负硅材料的采购和亚太区市场的开发。这个职位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光伏企业生产链的各个环节,接触到采购、市场开发、销售的前后台工作。

2001年,大众汽车想给汽车配备太阳能充电器,曲晓华的设计方案最终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带着这个项目,曲晓华回国创办阿特斯光伏电子(常熟)有限公司,2005年阿特斯转型生产大型光伏电站组件。

自成立以来,该公司一直受益于创始人的国际视野。在海外融资、并购、产能扩张和项目投资活动中,公司一直与国际资本市场紧密联系。

2006年,光伏行业开始爆发,阿特斯(CSIQ)借此机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光伏一体化企业。随后几年,公司一直从事大型光伏电站设备的生产制造。

到2015年,夏普已经连续三年亏损,负债率达到404%。为了节省资金,夏普打算出售旗下太阳能发电站开发业务子公司Recurrent Energy。阿特斯抓住机会获得瑞士瑞信银行的贷款支持,以2.65亿美元收购了当时世界排名前三的Recurrent Energy,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光伏电站开发商。截至目前,这家公司是中国阿特斯母公司CSIQ在全球投资光伏和储能电站的主体。

2017年,阿特斯太阳能基础设施基金(CSIF)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9年,美国普林斯顿动力公司破产,其团队进行了长达15年的储能系统研发。阿特斯收购了该团队,并在美国普林斯顿建立了第一个R&D储能系统中心。

产能方面,阿特斯先后在泰国、越南、印尼、巴西建设了四大光伏生产制造基地。2023年,美国恢复对来自东南亚四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关税,阿特斯迅速宣布将在美国投资新电池和组件的产能。2024年3月,它宣布与美国可再生能源公司Sol Systems签署框架协议,出售在美国生产的组件。这样,阿特斯就完成了光伏电池和组件在美国的闭环生产和销售。

阿特斯集团(CSIQ)目前有储能、光伏、家用存储三大业务,产销方式各不相同。

储能系统和电池面临的贸易壁垒比光伏少。目前生产由阿特斯中国旗下的阿特斯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享有中国供应链的成本优势。美国、欧洲、澳洲的海外储能电站投资项目由阿特斯集团(CSIQ)旗下的Recurrent Energy承担,从夏普收购,具有海外销售网络和项目实施优势。盐城市阿特斯储能技术供应循环能源,即生产放在国内,电站投资放在海外实体。

Recurrent Energy不使用自有资金投资电站。一些海外长期资金对光伏和储能电站非常感兴趣,有稳定持续的现金流。Recurrent Energy吸引这些资金,并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的方式为项目提供融资。例如,2023年6月,Recurrent Energy从桑坦德CIB公司获得one hundred and fifty百万欧元贷款,以支持其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的电站开发业务;2024年初,Recurrent Energy获得贝莱德集团5亿美元可转换优先股投资;5月,与十家银行达成了13亿欧元的循环信贷协议,用于在许多欧洲国家开发太阳能和储能项目;6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的Papago储能项目获得了由三菱UFJ金融集团和北德银行牵头的5.13亿美元银团贷款。Recurrent Energy的电站投资充分利用了海外金融资源的支持。

阿特斯光伏业务方面,由于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一再增加,生产一直分散在中国、越南、泰国、美国等地。销售采用直销和分销为辅的模式,并在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

回顾阿特斯的航行,我们可以看到它与德耶的航行明显不同:

德业主要以家用产品为主,更接近家电,主要依靠经销商体系拓展海外渠道。阿特斯的产品主要是大型光伏和储能,客户主要是海外大型能源企业或能源投资基金。

从发展初期开始,阿特斯就与海外金融系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是为自己在世界各地的重资产项目融资,另一方面是在行业M&A机会出现时,可以从海外金融系统获得帮助。

全面看待战略环境评价的经验和教训

从上述两家公司的案例来看,有几个地方可以总结。

第一,中国的优势产业未来可能遭遇贸易壁垒。与其被动转向,不如早做选择。

中国制造商的产品比外国产品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中国企业如果通过贸易把产品卖给这些国家是无法生存的。比如美国特斯拉2小时储能系统单价约为人民币3.7元/Wh,是国内储能系统的6倍多。没有中国产品它怎么活?因此,包括美国在内的仍有能力制造新能源的国家不会坐视中国产品以长期平价销往美国市场。贸易壁垒的加码不仅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制造业,也是为了保证供应链的安全。

那么中国企业只有本地化生产,但本地化可能因为政治环境的影响,拿不到税收优惠或补贴。例如,郭萱高科在美国密歇根州和伊利诺伊州建设锂电池和储能集成系统生产工厂,就遭到了众议院共和党议员的抵制,他们为郭萱量身定制了一项法案——“禁止官方向敌对国家赠送纳税人收入法案”。如果该法案通过,郭萱将得不到根据《降低通货膨胀法案》他应该得到的税收抵免。

已经可以看出,2024年中国逆变器出口区域将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向亚非拉国家转移(见本文开头海关统计)。目前储能行业的贸易壁垒没有光伏高,中国企业也可以在国内生产储能产品,销往海外。但是未来储能行业的贸易壁垒会增加吗?5月14日,美国宣布对锂电池加征关税,7月5日,欧洲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命运的齿轮可能已经开始转动。与其等到不得不回头,不如趁早主动。

如果你想留在发达市场,你必须知道如何在发达国家玩。比如阿特斯把当地的能源集团、金融集团都拉进来,让他们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共同分享利润,而不是自己垄断跨国利益。这样,这些利益攸关方将有助于赢得友好的政治环境和财政支持。当然,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这只是可以考虑的一个方面。

二是未雨绸缪,在典型市场做一些提前布局。如果资源有限,可以选择几个增速高、有前景的国家重点布局,积极寻找下一个爆发点。根据文章开头的统计,逆变器和锂电池出口增速较高的国家今年可能会延续增长势头。德业股份的逆变器和家用存储业务迅速崛起,以黑马姿态进入大众视野。其崛起的关键在于其在巴西和南非的前瞻性布局。巴菲特说,“当闪电袭来时,你最好在那里。”他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德业股份的海外销售数据如此亮眼,也有一些疑点。将继续对Gancarbon的能量存储进行深入跟踪和分析。

三是关注并购中的机会。比如韩国三大电化学储能巨头之一的SK On,最近就陷入了破产危机。SunPower近年已跌出全球出货量前十,最近股价暴跌。据报道,SunPower即将倒闭。这些公司已经建立了多年的销售网络,所以有一些合适的机会完成并购可能会更有效。阿特斯收购Recurrent Energy,大大加快了其在电站投资领域的国际化进程。

附言

中国储能企业出海10年、20年,从国内到国外铺开的储能企业都是降维打击。只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出海的储能企业来说,国外的政策环境、经营状况、基础设施、劳动力供给等都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出海后的生产经营体系必然会发生变化。经纬风险投资人张颖在2024年初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中国企业在生产、销售、物流等方面都不同于国内传统的运营习惯,海外生产体系的盈利模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比如一些国内不存在的成本会出现在海外。这些都需要中国企业在出海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和改变,最终成为能够驾驭国际风云变幻的世界知名跨国企业。

标签: 储能 阿特 光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