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车企凭借强劲的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在今年上半年成功揽获销量冠军。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濮振宇 2024 年上半年,在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不休的大环境下,自主乘用车企业成了 " 大赢家 ",不少车企都交出了销量数据增长的成绩单。经济观察报统计的14家自主乘用车企业中,上半年实现销量增长的有11家,包括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安汽车、SAIC大通、长城汽车、广汽乘用车、东风乘用车、蓝兔汽车、知己汽车、一汽红旗、一汽奔腾;三家公司上半年销量下降,包括SAIC乘用车、广汽爱安和江淮汽车。
在这些自主车企中,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位列上半年销量榜前三。2023年还在下滑的东风乘用车,今年实现了“逆袭”,而2023年还在增长轨道上的SAIC乘用车、广汽爱安、江淮汽车,今年上半年都出现了下滑。
11家公司增长,比亚迪、吉利和长安领先。
与2023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排名前三的车企没有变化。比亚迪上半年乘用车销售160.71万辆,排名第一;吉利汽车销售95.57万辆,排名第二;长安汽车自主乘用车销售82.19万辆,排名第三。
从销量增速来看,如果不考虑规模较小的智吉和蓝兔,排名前三的车企分别是东风乘用车、一汽红旗和吉利汽车,同比增速分别为62.56%、42.6%和41%。
在11家实现增长的车企中,东风乘用车是唯一一家销量由跌转升的车企。回顾2023年,东风乘用车销量11.69万辆,同比下降38.63%。
近年来,东风乘用车的内饰一直在进行改革和调整。2023年8月,东风公司为了提高东风乘用车的决策效率,成立了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和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以“东风”品牌管理东风沈峰、东风e π、东风Nano三个产品系列品牌的营销和制造。
今年是东风乘用车的产品年,其中东风Nano 01、东风沈峰郝汉荣耀版相继上市,东风逸派e π 007、全新中大型SUV车型e π 008相继上市,形成“两车矩阵”,东风马赫混动PHREV技术首款车型东风沈峰L7首次亮相。
相比销量增长,利润增长更能衡量一个车企的真实实力。长城汽车已经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期。预告显示,长城汽车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5亿元至73亿元,同比增长377.49%至436.2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0亿元至60亿元,同比将增长567.13%至700.56%。
对于利润增长,长城汽车解释称,主要是公司致力于高质量发展,海外销量增长,国内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所致。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同比增加。
从销售结构来看,海外市场对长城汽车的重要性迅速提升。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销售55.96万辆,其中海外销售20.15万辆,占比36%,2023年为25.6%。
长城汽车是中国最热情的汽车公司之一。其中,哈弗品牌最畅销车型哈弗H6和哈弗狗已进入巴西、墨西哥、印尼和乌兹别克斯坦市场;坦克品牌的型号坦克300和500已进入中东、南非、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市场;欧拉品牌已进入智利、马来西亚和泰国市场。
广汽爱安、SAIC乘用车和江淮下跌。
上半年销量下滑的车企中,SAIC乘用车销量为33.48万辆,同比下降18.49%;广汽爱安销量为12.63万辆,同比下降39.65%;江淮乘用车销量7.86万辆,同比下降26.35%。
2023年上半年及全年,SAIC乘用车实现两位数增长。太平洋汽车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SAIC乘用车MG品牌销量较为稳定,近几个月一直处于5000辆左右的月销量水平,而荣威品牌近几个月销量大幅下滑,4-6月销量分别为1.1万辆、9574辆和6010辆。
14家车企中,广汽爱安是最失意的一家,2023年依然高速增长,销量48万辆,同比增长77.02%。今年上半年,广汽爱安仅完成12.63万辆的销量,距离2024年70万辆的既定销量目标不足两成。
过去几年,广汽爱安经销的AIONS、AIONY等10万至25万元价格区间的电动车,以极高的性价比成为网约车市场的热销车型。但如今国内各大城市新能源网络普及率普遍达到较高水平,市场逐渐饱和,给广汽爱安带来了增长压力。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整理的数据,纯电动汽车在网约车市场的占比已从2016年的10.4%大幅上升至2023年的84.9%。
广汽爱安销量不佳也拖累了广汽集团的整体业绩。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销售汽车86.3万辆,同比下降25.79%,其中新能源汽车16.4万辆,同比下降30.61%。与广汽爱安相比,广汽传祺品牌母公司广汽乘用车上半年实现了销量增长,但同比增速仅为0.44%,对广汽集团整体销量的贡献有限。
此外,上半年JAC的乘用车板块也经历了一个由涨转跌的过程。2023年,JAC SUV和MPV车型销量整体保持稳定,轿车车型销量同比增长76.75%。然而,今年上半年,JAC汽车的销量同比下降了13.11%。
作为江淮汽车旗下的乘用车品牌,思豪今年上半年的表现并不理想。太平洋汽车数据显示,今年6月,思豪销量仅为521辆,在品牌中排名92,市场份额仅为0.03%左右。
在新考核压力下,汽车央企业绩分化
根据业绩预告,长安汽车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亿至32亿元,同比下降58.19%至67.3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亿至15亿元,同比变动-20.79%至35.58%。
尽管利润下滑,但上半年长安汽车新能源市场份额有所增长。今年3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访谈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将对三大汽车央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单独考核,重点考核技术、市场份额和未来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企业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49.5万辆,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为47.4万辆,市场份额约为4.99%。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94.4万辆,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9.9万辆,市场份额约为6.04%,较2023年增长1.05个百分点。
三家汽车央企中的另外两家是一汽集团和东风集团。一汽集团一直没有公布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据,而东风集团的新能源市场份额在下降。2023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4.8万辆,约占3.66%,今年上半年销量为15.36万辆,约占3.1%。
官方数据显示,东风集团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28.5%,低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32%的整体增速,因此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东风集团新能源销量增长缓慢,与其下属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易捷特表现不佳有直接关系。上半年,易捷特销量为8,917辆,同比下降82.24%。如果不计算易捷特供的销量,东风集团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将高于行业市场。
作为东风汽车和雷诺-日产联盟成立的合资公司,易捷的销售主要来自欧洲市场。今年,法国政府取消了对进口电动汽车的补贴,这影响了易捷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