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宣布计划独立生产高端电动汽车,以应对激烈市场竞争。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其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文|连线旅行,作者|熊派格,编辑|午夜
稳定利润,改革渠道,明智下注。长城汽车2024年的任务很多。
近日,长城汽车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测。财报显示,上半年长城汽车预计实现净利润65亿元至73亿元,同比增长377.49%至436.26%。另一方面,长城汽车上半年销售559,669辆,同比增长7.79%。
与远超市场预期的利润相比,长城汽车的销量增长并不明显。
“长城汽车坚持底线思维和长远,追求优质的市场份额。”5月,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他判断未来三年汽车行业竞争强度不会降低。
除了面对价格战态度稳健,长城汽车还在新能源转型上不断突破。智能驾驶频出,自营渠道改革轰轰烈烈。2024年,长城必须补课,改变,寻找解决方案。
2024年中考长城表现如何?
根据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长城汽车预计实现净利润65亿元至73亿元,同比增长377.49%至436.26%,净利润50亿元至60亿元,同比增长567.13%至700.56%。
自2024年初以来,汽车市场陷入了竞争激烈的价格内卷、产品内卷和技术内卷。从盈利能力来看,长城汽车上半年业绩预增可以说是超出了市场预期。
长城汽车上半年业绩预增原因,图源长城汽车业绩预告对于业绩增长,长城汽车在财报中主要归因于两个因素:第一是主营业务的影响,主要包括海外销量增长和国内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营业外损益的影响,主要是政府补助同比增加。
从市场来看,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增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稳健的销售策略。面对价格战,长城汽车选择了放弃部分销量空和市场份额,从而维持了较好的财务结构。
长城汽车销量成绩,图源长城汽车微信公众号 2024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共销售汽车559,669辆,同比增长7.79%。相比上半年各大车企的销量增长,这个个位数的增幅并不显眼。
另一个销量数据也值得关注:2024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共销售20万元以上中高端车型140533辆,同比增长64.28%,远超整体增幅。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上半年的海外增长也缓解了其销售压力。截至6月底,长城海外销量共计20.15万辆,同比增长62.59%,其中6月份3.8万辆突破历史新高。
不过,除了“好消息”,长城汽车的新能源布局仍处于突破阶段。
长期以来,长城汽车的产品靠保持对油电技术的全方位投入,很难在新能源竞争中突围。2023年加大新能源汽车投放后,新能源普及率从10%左右快速提升,但去年达到21.3%,与当年40%的目标相差甚远。
回到2024年上半年,长城证券的数据显示,2024年6月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达到48%,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411万辆,渗透率达到41.8%。上半年,长城新能源汽车共销售132,374辆,同比增长41.99%,新能源普及率为23.65%,较2023年有所缩小,仍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在销量为王的汽车市场,“稳”如长城,难逃持续的销量挑战。面向未来,关键点可能在于产品新能源转型的过程。
销售要更上一层楼,还得突破自我管理的障碍。
长城汽车销量增长之路在哪里?
2024年上半年,具体到品牌销量:哈弗共销售299,738辆,同比增长2.42%;威品牌共销售19,867辆,同比增长9.46%;皮卡累计销量91916辆,同比下降10.41%;欧拉共销售31,749辆,同比下降32.87%;共销售坦克116038辆,同比增长98.94%。
长城汽车各品牌近期销量,图源长城汽车 6 月产销快报 可以看到,长城汽车大部分品牌上半年销量都有小幅增长,其中作为销售主力的哈弗增长了2.42%,而专注于细分市场的坦克则保持了高增长。
哈弗、皮卡、坦克等品牌依然是长城的主要销售来源。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位居SUV赛道前列的背景下,继续面临新能源竞品的冲击。
其中,哈弗启动了新能源转型战略,推出了骁龙MAX、二代大狗PHEV、2024猛龙等新能源汽车。尚未转型新能源的皮卡,26年保持车型赛道销量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专注越野领域的坦克成功推出了新能源Hi4-T车型。上半年该类汽车累计销售49726辆,占比43%,越野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66.8%。
主打新能源的威派和欧拉分别主打高端市场和女性市场。前者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后者仍在等待新的爆款来吸引女性用户。
从产品布局来看,长城的特点仍然是燃油车强,新能源车弱。
从时间上看,长城很多新能源产品都是2023年推出的,转型很大,在新能源领域还在努力追赶升级。
5月,威牌咖啡系列全系车型开启最大版本咖啡OS的OTA迭代,押宝智能驾驶领域,欧拉则推动品牌、技术、产品、服务的四维升级。6月,累计销量约400万辆的“国民神车”哈弗H6推出新一代车型,搭载Coffee OS 2 coffee智能座舱系统,并宣布计划推出Hi4版插电式混动车型。
新一代哈弗 H6,图源长城汽车官网 另一方面,除了持续的市场追逐,长城近期新能源转型的最大动作可能在于营销和渠道的改革。
“哈弗H6的营销工作完全没有用户思维,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关注什么。”今年5月,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在社交媒体上披露了魏建军对哈弗H6的上述批评。面对批评,李瑞峰也承认,哈弗H6过去的成功是品类创新的结果。”现在市场上不再有‘躺赢’了。我们必须将“全面转向C”付诸实践。“2024年上半年,小米SU7 CEO雷军的角色让车企觉醒,长城的营销思路越来越C端化。魏建军本人也开始亲自直播,试图打造个人IP。
魏建军探访长城汽车智能化团队,图源魏建军视频号 渠道上,走向台前的努力集中在长城再次押注直营店模式。
5月1日,长城智选全国首批33家零售中心开业,覆盖17个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计划第二季度末突破100家,年底达到200家左右。
开业当天,魏建军自己从保定开车六个小时到郑州第一家直营店,发了几个视频,为其造势。原李零售总监冯福志负责直营店。2023年底加入长城汽车,现为副总裁兼直营店业务负责人。
目前长城智选的品牌以坦克和威品牌为主,旗下坦克300、400、500以及蓝山、高山等威品牌均已在门店“开业”。
长城在直营店的品牌选择上可能会考虑很多因素。首先,坦克和威派是长城2024年上半年销量增长最快的两个品牌,市场吸引力更大;其次,坦克和威派的产品定位高端,适合直营店展示;最后,坦克和威品牌在长城新能源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经销模式捆绑不深。
这不是长城第一次尝试直营店。2019年和2021年,长城尝试直接运营,但效果并不显著。从销售模式来看,直营店对于经销商来说,不同于传统模式,需要车企真正站在台前,付出数百万元的布局成本,并与周边经销商门店保持良好的平衡——这对于34年来一直依赖经销商的长城汽车来说并不容易。
但对于新能源竞争中难以突围的哈弗和威派来说,长城直营店迫在眉睫。这几年的造车新势力,大多是直营店起家,经销商是后来才布局的。直营店模式对于新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商场开设直营店,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有利于打造高端品牌,是新能源爆款不可或缺的“出圈”土壤。
要赢得下半场,还是要靠“聪明驾驶”
回到新能源的竞争,也许长城最值得关注的是智能化的进步。
在6月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长城汽车与华为签署了《华为HiCar集成开发合作协议》,成为首批获得华为HiCar产品源代码和开发工具的车企之一。大会上,长城展示了新一代咖啡OS 3智能舱和具有多应用商店的生态咖啡Link。这一基于与华为等合作伙伴深入合作的成果,将在即将推出的威品牌蓝山智能驾驶版上得以延续。
魏牌蓝山智驾版,图源长城汽车官网 新能源下半场,值得关注的无疑是智能化。2024年,除了一直押宝智能的Xpeng Motors,智能也成为其他新能源车企最重要的标签之一。无论是年初以来的城市NOA开地图大战,还是端到端新技术的快速部署,玩家都害怕落后。
近日,回应长城汽车全链路AI技术体系的台湾AI实验室负责人杨继峰的辞职,也引起了人们对长城智能的关注。作为长城汽车内部智能化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参与的AI lab推出了咖啡智能等品牌。
魏建军直播自驾魏牌蓝山智驾版游重庆,图源长城汽车官网 在智能化方面,长城的布局可谓全面。智能品牌方面,长城推出了咖啡智能驾驶舱系统、咖啡智能驾驶系统、咖啡智能云、咖啡电子架构等智能产品。
在智能驾驶方面,长城近日宣布将积极推进NOA城市开放。首批包括保定、深圳、成都、重庆,计划年底覆盖所有城市。
在智能驾驶布局方面,长城孵化智能驾驶供应商Mimo智行,战略投资地平线,引入荣源启行作为智能驾驶供应商,提前布局端到端技术。
新能源和智能的广泛布局体现在R&D投资上。2023年长城汽车净利润70.2亿元,但其R&D投资超过110亿元,2021年至2023年研发支出超过322亿元。可以看出赌智力的决心。
2024年上半年,长城“老对手”比亚迪、奇瑞、吉利累计销量分别为160.7万辆、110万辆、95.5万辆,理想等造车新势力销量也大幅增长。去年6月,长城汽车总裁沐风曾表示,2024年长城将在新能源市场全力发力,实现汽车销量190万辆,净利润72亿元。现在长城的净利润已经接近标准线,但离全年销售目标还很远。
压力之下,如何发挥技术布局优势,打造新能源爆款产品,完善直营店渠道改革,将是长城持续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