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车辆经销商以提高利润为手段,强制消费者购买故障车辆,并且不进行正常的维护和检测。消费者的权益遭受严重侵害。
近日,知车学堂注意到,有不少媒体报道,自宝马宣布退出价格战以来,全国多个城市的宝马4S店陷入涨价提车的争议漩涡,消费者权益受到挑战。在重庆、郑州、深圳、苏州、东莞等地,宝马车主在提车时发现原来的购车合同被4S店临时更改,要求额外支付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费用,否则拒绝交付车辆。
据重庆某消费者介绍,其于5月29日与重庆宝宇汽车销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宝马i3的购车合同,约定价格为17.45万元,首付。但临近提车日期时,4S店突然要求加价3万元,理由含糊不清。几经周折,4S店先是表示可以提车,加价一万多元,随后又声称车辆停产,无法如期交付,让消费者陷入困境。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暴露了一些宝马4S店在销售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也凸显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紧迫性。消费者指出,4S门店临时涨价、拒绝发货明显违反了《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宝马4S店提出的涨价理由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车辆停产、减产、总部审批不通过等,但这些理由显然不足以成为违反合同的正当借口。消费者保护组织呼吁,面对此类霸王条款,消费者要勇于维权,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尽管宝马中国并未对此类事件做出具体评论,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讨论。专家建议,购车者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阅读条款,保留所有交易记录,如遇到不公平待遇应及时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