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消费量全球第一,人均购车18万辆。
近日,乘用车联席会(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了国内乘用车市场新数据。该系列数据一经公开,便在网上引发热议。
老狐狸看了看,以下数据值得大家关注:
1.过去五年(2019-2024),虽然国内乘用车市场普遍降价,但乘用车平均零售价格却越来越贵。
具体数据显示,过去 5 年国内乘用车零售均价:2019年,14.2万元;2020年,15.3万元;
2021年,15.5万元;2022年,16.2万元;
2023年,16万元;2024年前6个月17.9万。
5 年时间,涨了 3.7 万元。也就是说,5年前,中国人的平均车价是14万,而今年,平均车价已经达到了18万...
为什么?汽车市场结构变化+汽车市场价格影响。
具体可以综合参考其他数据~
二、过去 5 年, 20 万以上的车销量上升, 10 万以下的车销量在减少。关键表现在20-30万价格区间,汽车零售额占比增幅最大,从2019年的10.2%增长到2024年前6个月的16.9%,增长6.7%;
相比之下,在5-10万价格区间,汽车零售额占比下降幅度最大,从2019年的30.5%下降到2024年前6个月的15.5%,下降了15%;
这也意味着,中高端车型市场潜力更大,入门级别车型市场也在逐年萎缩。另一方面,汽车市场的产品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显而易见:传统燃油车高端化带动汽车均价上涨;混动和增程式的价格也不低。......
价格实际表现的数据,也可以直观参考:今年上半年纯电车市场均价15.6万元,混合电车均价16.4万元。
再回忆一下这两年有一些火热的品牌新车上市,动辄20万。
第三,一个非常微妙的统计数据,中国人更愿意花钱购买加长旅程。
近 5 年,市场零售数据显示,增程式增速每年都遥遥领先。今年上半年,其增速达到126%,其次是纯电动汽车,增速为53%。
最重要的是,近年来,这些大卖车的平均长度都不低:延保方案均价超过30万元;混的均价20多万。
这就出现一个值得细品的现象,近两年,咱看到最多的消息,难道不是 " 某某车降价 " 这一类的吗?为什么人们在呼吁降价,却参考汽车的实际平均零售价格,不是“价格越低越贵”吗?
降价的消息屡见不鲜。就说说最近几款高端车型吧,比如“劳斯莱斯降价超百万”;“阿斯顿马丁暴跌80万”;“50万保时捷”;“宝马减半”;“奔驰跳水”;“20万的奥迪”;“老虎七折,豹子八折”......
中低价车型也在轮番开启降价潮:一开年就整了个 " 比亚迪、长安启源、小鹏等 9 家车企宣布降价,最高降 47000 元 " ......那你告诉我,怎么买车均价都到18万了?
看看网友怎么说~
" 几百万豪车和几万块五菱宏光平均出来的吗? "“你的价格这么高,销量上去了,价格也一样。”
“好一个消费升级。”
对此你怎么看?
从老狐狸身边的案例来看,这个数据比较真实。现在几乎可以认为大部分朋友买车,预算基本都在20万以上。
当然,这也是老狐的主观判断,乘联会对应的客观数据,也仅供大家参考。至于这几年有多爱加程序,那就不好说了。毕竟价格摆在那里。......
而且说到底,汽车降价只是整个汽车市场的一个方面。买车换车的基本原则是家庭收入。
平均预算18万,现在的选择确实比5年前多了。
这一方面也是带动车市销量攀升的核心原因,对普通家庭也是利好。
参考资料:
协会、国家商报、崔东树、新浪微博等网络截图。
艺术经纬:半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