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李云飞表示,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转变为世界汽车强国,并将继续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2024年7月11-13日,2024中国汽车论坛在嘉定举行。本次论坛以“引领新变革,决胜新未来”为主题,围绕汽车行业热点话题,探讨方向,引领未来。
7月13日上午,在“主题论坛七: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汽车品牌建设”上,比亚迪品牌与公关部总经理李云飞发表了“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的主题演讲。
" 内卷 " 是今年以来汽车圈最难以绕开的话题,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的一份子,比亚迪对于卷的理解是 " 中国汽车是越卷越强,越卷越好 "。对此,李云飞解释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品牌的技术越来越强,产品越来越好,质量越来越硬,出口越来越多,市场份额越来越高。
“我们读了一份资料。过去四年,中国主流汽车品牌的R&D投资是四年前的2.5倍。大家都很重视技术研发,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家可以回头看看,我们最近三五年的产品是不是比三五年前好,比自己好,比外资、合资同行好。很多外部检测机构把中国的汽车品牌和国外品牌放在同一个维度下比较,也证明了我们的质量越来越难。”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出去,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在李云飞看来,在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化的道路上,各种暗礁和浅滩都是不可避免的,企业要做好应对的准备。
“我们回过头来看,全球排名前20的汽车品牌,尤其是国际汽车品牌,在过去的10年、20年里也遇到了一些非常大的坎坷,那我们怎么办?即一方面要做好自己,另一方面要共同努力讲好中国汽车品牌的故事,要共同打造一批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事,早上好。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打造值得尊敬的世界级品牌”,包含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世界级品牌,一个是值得尊敬的。
在开始我的正式分享之前,我先给大家放一段视频,因为今天的主题是全球化。中国汽车出海,但是出海和全球化对于我们汽车来说是一个新词,但是对于我们国家的很多行业,对于我们民族,对于我们国家来说都不是一个新词。是老词了,中间可能有一些辛酸,很多痛苦。两周前,我们发布了一项重要公告。我们比亚迪在泰国的第一家大型海外工厂投产竣工,比亚迪也迎来了其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我今天的演讲有三个视频。从去年到今年,包括后来,比亚迪发布的视频都是我们自己策划的,我们用自己认为的方式拍摄。所以在第一个视频中,我们想看到中国品牌背后的一些故事,包括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出海的路上。
这是我们的开场视频,核心关键词是“敢想尽办法硬”。
为什么我要谈论这辆车?对我们来说,出海是一个新词,但对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来说,它不是一个新词,而是一个旧词。总结一下,一两百年前,中国人开始走向南亚,走向大海,开始全球化。那时候我基本是一穷二白,就一个人去了。但是经过几代人的积累,我们在走访东南亚市场,包括很多海外市场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很多经销商和集团,包括很多海外的朋友,都是中国人。过了四五三代,他们的语言可能不是特别好,但基本能听懂中文,都是中国面孔。这真的很不容易,通过中国人的勤奋,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对下一代的关注。在那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可以从贫穷中扎根,做大做强。
第二个词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在代加工,利用中国的劳动力赚取微薄的收入。
然后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这个阶段,那么我们就不仅仅是代工,还有技术和品牌出海。那么我们中国汽车品牌到了这个阶段,很多行业比如家电,甚至比我们汽车还要早。然后今年还有一个,因为我们说的是这个汽车品牌的全球化,除了产品,我们的品牌也会走出去。然后今年最近可能是欧洲杯决赛,大家都在说。整个欧洲杯都是中国品牌,所以真的是中国品牌的巅峰,而且这届欧洲杯的中国含量特别高。
可能大家看到各行各业的一些品牌都在走出国门,或者在海外非常重视,也希望在海外为中国品牌打下一个基础。然后,另一方面,“滚”字讨论了两个多月。作为这个行业的一员,来谈谈比亚迪对滚的理解,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车越来越强,越滚越好。怎么说呢?
第一,我们的技术越来越强,看了一个数据。过去四年,中国主流汽车品牌的R&D投资是四年前的2.5倍。大家都很重视技术研发,所以这都是真的。
第二,轧的产品越多越好。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个行业的成员。大家可以回头看看,把我们最近三五年的产品和三五年前的产品比较一下,把自己和自己比较一下,把自己和外资、合资的同行比较一下。我们的产品确实是越卷越好。
第三,我们的服务越来越好,质量越来越难。那么多外部的汽车拆解机构和检测机构在同一个维度上对中国的汽车品牌和国外品牌进行对比和尝试,也证明了我们的质量越来越难。
出口量也在增加,尤其是在市场份额方面。19年大概是30%多,现在将近60%(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所以我觉得这就是卷的意义。我们的技术越来越强,产品越来越好,服务越来越好,质量越来越硬,出口越来越多,市场份额越来越高。
那么另一方面,既然在讨论全球化,那么从全球来看,我们是全球前20的汽车品牌。去年,我们比亚迪有幸代表中国汽车品牌,中国汽车工业已经70年了。我们有幸代表中国品牌首次进入世界前10名。
最后我们拉了一下维度。纵观全球20强的维度,可以看到中国品牌越来越多,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我们的增长率越来越高。右边的箭头表示这一列代表全球销量,这条曲线代表这些品牌的增长率,但是在增加。所以中国品牌的话后劲很大,所以我相信未来几年,进入世界前十的中国汽车品牌会越来越多,而且会越来越强,这样才会真正成为世界级的品牌。
从全球品牌力来看,中国汽车的品牌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我们看了一下BrandZ在中国的全球品牌50强名单,但只去掉了汽车行业,因为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汽车行业。我们研究了2022年和2023年的维度。2022年在中国跻身全球品牌,因为榜单中还有其他行业。他们的国际化也很强。在很多其他行业,人在这个维度上可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在汽车行业,我们大家才刚刚开始发力,所以2022年,你可以看看前年全球化的品牌维度上中国汽车品牌的排名,而在今年刚刚出来的2023这个维度上,奇瑞已经做得很好了,排在第14位。而且,我们看看2023年的这个维度。与2022年中国整体汽车品牌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我觉得这是很好的现象,很好的趋势;
另一方面,上周四,我们在泰国的工厂建成投产,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也下线了。我们认为,真正的中国汽车品牌要走向世界,绝对不是说走出去的人就要进去。当然后面有视频,但更多的我觉得并不是说你建了工厂,产品在当地卖的好。你建了一个工厂,或者拍了一个与当地文化高度融合的视频,你就真的走出去走进来了。这只是开始,还会有更多的开始。
然后我们这里有一个视频。泰国工厂是比亚迪真正大规模下线的第一家独资工厂。现在我们在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工厂是合资的,泰国的工厂是独资的。我们在欧洲,我们的匈牙利工厂,去年年底开工。我们在拉丁美洲和巴西的工厂也于去年开始建设。然后我们相信我们有那么多的技术,那么多的产品。包括海外产能,会更多的服务我们的海外消费者,更快的服务海外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看中国汽车在泰国的事实。我们取了从去年年初,去年1月到今年5月,大概17个月的数据,我们看了一下。就在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十大汽车品牌中,除了三个品牌,我觉得沃尔沃也应该算中国品牌。基本上都是中国品牌,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品牌在传统的燃油车领域很难和世界顶级汽车品牌竞争,因为目前主要还是燃油车。但是如果我们改变赛道,使用新能源,会好很多,因为这已经在中国市场得到了证明。
另外,我们的中国品牌在海外。我们查看了过去四年半的数据。在20年、21年、22年和23年,包括24年的1-5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汽车品牌的出口增长迅速。即使在今年,许多海外国家和市场在关税方面也做出了一些重大调整,包括对购买新能源的补贴。但是今年1月到5月,和去年1月到5月相比,我们的增长还是很强劲的。去年1-5月,中国汽车品牌出口175万,今年1-5月,我们中国品牌出口244万。那么我相信今年中国品牌在出口方面还是做的不错的。
更何况我们中国品牌在海外。根据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我们只统计自主品牌,不统计特斯拉,因为它也是中国生产的。从这个维度来看,做得好的汽车品牌在出口板块,第一梯队是SAIC和奇瑞,都是出口板块的大佬。他们真的很好,值得学习。第二梯队是长城、吉利、比亚迪、长安。这是我们去年和今年的情况。我相信未来几年,随着更多的技术和产品,包括网络,包括我们工厂的生产能力,我相信大家整体上会有很好的发展。我们中国汽车品牌会给海外带来什么?我认为是产品、技术和我们的服务。我们会让海外消费者,即使我们的海外合作伙伴是当地的本地经销商,但我们的制造商仍然可以率先要求,让海外消费者。
获得中国产品的独特体验。产品是独特的,技术是独特的,我们的服务是独特的。我们可以要求。
另一个是我们品牌的理念。每一个中国品牌的理念汇集在一起,就是中国汽车品牌的理念。我认为这需要我们长期去做。然后我们所有的中国品牌,带着我们的中国故事,流向海外七大洲四大洋,一起奔向世界。这是我最后一个视频,也是我们前两天刚发布的一个视频。
我们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化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暗礁和浅滩。让我们回顾一下。世界排名前20的汽车品牌,特别是国际汽车品牌,欧洲的一些汽车品牌BBA和大众,日本的汽车品牌丰田,韩国的起亚和现代,包括美国的通用和福特,在过去的10年、20年里,都遇到过一些非常大的坎坷,甚至一些事件,对这个国家、这个地区的这个品牌可能是致命的。我记得2008年通用的时候,美国政府采取了行动。
所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很多问题是不可预知的,但是从以往的品牌经历来看,是必然要经历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做好准备,应对它们。说到这,我就说一句题外话。我记得大概是四五年前,大概十八九年前,因为那时候汽车行业也有很多品牌,新能源汽车品牌。
一些非常重要的事件突然发生了。也许有朋友转而说,但我当时的一贯态度是什么?我觉得这对行业不好,对比亚迪也不好,因为很简单。行业内每次发生(这种事情)以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以后也是这样吧?因为我们行业的
我们有这么多的企业,这么多的品牌,这么多的多媒体。我们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人家的车怎么了?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他感知到了什么?电动车怎么了?他不会在意这是哪个牌子的电动车。对他来说,是群体形象,而不是具体形象,国内外都是如此。在海外,因为我们每进入一个市场,因为我们进入的比较晚,我们会和当地的媒体和当地的经销商讨论中国品牌在当地的认可度。中国汽车品牌在当地的认知度如何?
有的国家可能从零开始,有的国家可能从负开始。我们都要面对,一个一个解决这样的问题。同样,未来一个中国品牌在海外也会遭遇一些滑铁卢的大事。对于海外媒体,海外行业,海外消费者,他绝对不会认为这是你们企业的问题,这是你们中国汽车品牌的问题。有可能认为这是中国品牌的事情,事实就是如此。
那我们要做什么?一方面,我们要做好自己;另一方面,我们要共同应对,讲好我们中国汽车品牌的故事。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打造一批值得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我相信有很多现在在全球前20的汽车品牌,包括未来还有很多,我们是很有希望的,因为我们走在一条不一样的轨道上,他们自己这几年也通过了一些政策的调整,包括他们高管的反应,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今天、明天、未来,他们可能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下个月、下个季度、明年甚至后年。这种认知差异决定了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抓住机会,我的分享就这么多。好的,谢谢!
更多原创热门汽车资讯可关注58汽车微信号:wub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