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对速度的敬畏,一次意外与事故,科技界的教训与警示

访客 新能源 2.9K+
自小米首款旗舰手机发布以来,便陷入频发事故的漩涡中。速度被一次次丢弃在了技术的边缘,让人们对汽车制造商失去了信心。而这背后,到底有多少人为速度所忽视?让我们拭目以待,它是否还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有没有发现,至今为止交付量刚刚突破2万台的小米SU7,最近发生的事故有点多。3月29日,福建厦门一辆小米SU7试驾车在撞上路缘后爆胎,轮毂变形。

两天后,一辆小米SU7转弯时甩了甩尾巴,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5月22日,一辆小米SU7行驶在山路上,不知什么原因,滚落悬崖。

6月7日,小米SU7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不知什么原因,小米冲向路人,导致一死两伤。

这些还是被媒体爆出来的。事实上,如果你关心这类事件,并且反应迅速,你就会知道,实际的事故数量肯定比爆炸多。

这里不举一反三,什么主动刹车技术不完美,辅助驾驶技术等于摆设。我们不谈这些。小米的辅助驾驶技术到底有多强,各路媒体的测试会给出答案。

我们只想谈一个问题。新能源汽车加速越来越快真的是好事吗?

3秒加速前,燃油车是超跑。如果加速不到5秒,适当的小钢炮,8秒内加速的家用车,都可以说性能强劲。因为电机的特性,新能源车真正做到了性能平等。以前3秒加速的车型要70到80万。现在30万以内很容易拿到。小米SU7,29.99万的顶配,495千瓦,官方零百速加速仅需2.78秒。性可以暴力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开过加速这么快的车。我曾经开过特斯拉的MODEL Y性能,零点3.7秒。没有小米SU7快,但是开那辆车让我第一次对速度产生了敬畏。

其实当我设置到舒适模式的时候,感觉动力表现很强劲,有一种强烈的推背感。如果设置成运动模式,深踩几次就觉得有点害怕了。与燃油车不同,电动车的加速更直接。你一踩开关,电马上就来了,让你感觉措手不及,电很猛烈。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刺激就是刺激,但马上就会被吓到,有强烈的眩晕感。

其实我觉得8秒零加速足够国内99%的司机每天开车了。太强的动力表现不一定适合所有司机。不信你去试驾一辆大马力的电车,带上你媳妇或者嫂子,看他们会不会骂你,加速几倍。他们昨晚吃的所有食物可能都要吐出来。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告诉你,新能源汽车诞生后,加速越来越快。很多人觉得新能源5秒加速不算快,但是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对速度的敬畏,可能驾驭不了这么强的动力表现。

像我这样的汽车媒体经常试驾新能源汽车,但还是觉得这样的表现很可怕。那么,那些一生只开过几辆燃油车的普通消费者,上一辆车是日产轩逸,下一辆车换成3秒时速的新能源车,会不会不适应,甚至误操作导致事故?

其实大部分开惯了燃油车的司机,对新能源车都是新手,尤其是性能非常强的,大部分都适应不了这么剧烈的变速。

燃油车,如果误操作,本来想踩刹车,误踩了油门。从0加速到每小时40一般需要四五秒,但新能源汽车可能只需要一两秒,这就很吓人了。这样的急加速很可能会引起驾驶员的恐慌,导致无法及时刹车,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是,我们要澄清一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相当”并没有错,动力强劲并不是原罪。我觉得新能源车企还有几点可以做。比如加速性强的车是不是应该默认处于舒适模式,动力稍微弱一点,让消费者更适应?比如制动性能一定要更好,因为制动性能一定要能承受。再举一个例子,

最后,希望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动力性能。最重要的是评估他们的驾驶技术和需求。权力再强,也要用好,管好。否则,可能只会给交通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关系,欢迎车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标签: 新能源 性能 小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