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车衣15个月使用报告,价格、效果与问题分析

访客 新能源 2.6K+
这个标题包含了两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隐形车衣15个月使用报告",它涵盖了隐形车衣的使用寿命。第二个部分是"越来越便宜的车衣适合谁?车衣有什么问题?",询问了价格是否合理以及隐形车衣的具体性能和优缺点。整个摘要可以简短地概括为:"隐形车衣的使用寿命长达15个月,并且随着价格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购买价格合理的隐形车衣时需要考虑到其性能和质量,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作为工业品,隐形车衣自然有不同级别、不同价位的产品,主要是根据车衣品牌、进口or国产、车衣厚度、车衣颗粒用料来进行定价。从零售价,目前无品牌的国产车衣1支在1000-2000元;大宗定位的国产品牌(高销量的膜小二、KDX、途虎王牌为代表)1支代表产品在2000-3000元;精品定位的国产品牌、假洋品牌,比如艺卡、罗利普斯。乃至比较有历史的进口品牌,龙膜、威固、XPEL这种,都会把产品销售和施工深度绑定,少有A处买产品,B处买施工。

然后就是施工工时费,基本降不下来。B端平台报价小型车1200,常规车1800。一般商店看人,根据车的大小点菜。最小常规尺寸可以是大约1500。这里还是需要考虑店铺环境和师傅手艺的影响。

所以目前一套车衣最低价格在1500+1000出头,没有品牌车衣,贴在3000以内。

一些新品牌和杂牌其实是oem的无品牌。经营多年的所谓品牌,现在都降价到4000,一些高级款也降价到5000。根据新产品和国产化的不断进展,我乐观的认为,未来服装会接近3000元买品牌货的入门款,4000元左右买品牌货的高级款。

隐形车衣的功能作用和参数

隐形车衣无色透明,附着在漆面的一层保护膜起到摩擦缓冲的作用。车衣内侧是胶水,用来固定车子,外侧是涂层。这种涂层类似于车漆上的涂层,排斥水,使汽车变亮,在清洁状态下更有光泽。核心作用是防止刮花,使车漆变亮,提高质感和耐污性。

防划伤是看车衣的厚度和材质。车衣越厚,装甲越厚,抗擦伤上限增加。

材料方面,TPH和芳香TPU都是毫无意义的旧日历,现在也买不到用这些东西做的产品了。拿这些做概念推广产品是焦虑。

厚度参数方面,目前主流厚度在6.5mil-8mil到8mil之间,这个范围的防护能力还可以,而且性价比高,施工容易,一般店铺都可以包贴。9mil-10mil车衣当然有更高的防护极限,但是车衣的建造成本、价格、建造难度都有很大提高,性价比不够。

现在所有在售的车衣基本都是用脂肪族TPU颗粒(热塑性聚氨酯)加工成薄膜,也就是车衣,原料种类不能有差别。目前,各种制造商在这种母料制造商方面有所不同,如Agutek、Lubrizol、Bayer、德国BASF等。关于母料概念的文章很多,都吹走了。

我去年买车的时候相信这套西装,但是用了15个月的时间,咨询了在巴斯夫工作,专门做聚氨酯技术的同学后,发现这个概念并不完全正确。

其实任何一个化工巨头都可以提供上百种不同种类的脂肪族聚氨酯,所以这个东西根本不能以一个品牌来说谁的产品好或者不好,以厂商的名字作为产品的背书,所以我觉得目前车衣的选择不应该以某个颗粒为标准。以上是路博润的TPU,2000系列都适合做车衣,只是参数不一样,价格不一样,技术数据不一样,有高端和低端。低端的路博润自然做不出高端的车衣。

车衣的增亮作用是薄膜和涂层共同使漆面反光。同时,衣服肯定会随着时间变黄。即使是脂肪族高分子材料,也会因为碳链断裂和老化,会有轻微的色差,但色差不大。比如电子质保就是保证色差值δE≤2,所以不黄。所以我个人的经验是,车衣不适合纯白,深色车漆贴在车衣上扬长避短。即使车衣有轻微的颜色变化,也不会被看到。

抗污染的本质是表面的涂层。涂层相当于形成表面膜的特殊物质。据实测,约半年后涂层变弱,一年后失效。不是雨水猛烈冲击的垂直角度,15个月后涂层还在。但是这种涂料通过涂层剂和车蜡就可以用在车衣上,完全不需要使用任何车衣固化剂。这些都是同一级别的产品。涂层剂可以很便宜,车衣保养也可以很便宜。

隐形车衣的防护效果和维修成本

在我遇到的实际擦碰中,车衣的防护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但仅限于车衣没有完全穿透。如果车衣被完全穿透,会和车漆、车衣一起修补。

保养的话请先告诉我。如果是两车事故,对方全责,车衣可以帮助获得不少现金赔偿。如果发生自行车事故,保险是不赔的。以我贴的KDX为例。一套纯色服装零售价3000元,维修时一般裁剪3米×1.524米,这样一个仿品可以补两面,也就是300元大概可以买个搓料,然后手工修补,旧的除外,一面200-300元,像我这种入门级的仿品。如果是更高级别的车衣,保养费用会更贵。

所以车衣的保养费用高,单车衣比修漆店还贵,更别提车衣和车漆一起受伤的事故了。

车衣的本质是个伪命题,保护车漆,损害车漆,帮助车主省钱。不要因为这样的原因贴车衣。

隐形车衣的降价与发展趋势

最近,隐形车衣越来越便宜了。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汽车服装品牌成立,价格也越来越贵。大部分小厂都给出了三千多带的价格,比如我贴的KDX盾Pro,属于KDX6.7mil车膜。

KDX盾Pro=金鳞甲=四相气=6.7mil车膜。

去年买膜3100元,施工费1700元,全车4800元。我在PDD的经销店买的。今年618,淘宝直接给了3780-4180的价格(看型号,大型号贵,我的车4180),PDD的KDX旗舰店给了3580的起步价,所以今年车膜价格整体下降。如果我的车小,相当于一年直接跳水1200,净亏损四分之一。

而且以后无形的价格会更低。比如国内化工巨头一般都有可以做车衣的TPU母粒,国内的万华化工也已经供应给国内厂家,目前已经有了使用万华母粒的隐形车衣。

在国产化程度更高的背景下,未来的主要品牌产品势必会集中在3000-3500这个区间。

所以目前一定不要参考之前的价格,然后一定要熟悉车衣品牌的厚度,会穿很多马甲。所以买国产品牌的车衣,认准品牌+厚度来鉴别产品,不要看那些花里胡哨的模特。

比如KDX的7.5mil车衣,就是路博润的母料。去年提了底价,叫玄武盾的带建花了5300。今年直接降价4900,但是四期每天6000多。

本质上,四期=玄武之盾=黄金铠甲Pro=康将军Pro=皇家铠甲,只是线上线下,天猫PDD名称不同,所有产品都是同一款产品。你要知道,车和衣服都有这个套路和区分。

同样的,龙膜G0,谷玮V3,这些都是硬生生降价的产品,因为老产品不敢直接降价背刺客户,所以只能做这种缩水降价的操作,美其名曰性价比更高。

车衣的产品推荐

之前分享过。目前最便宜的车衣仍然是买一件1688年的无品牌TPU隐形车衣,然后自己找施工。但是,售后服务、质量保证和品牌信任度还不够。如果贴这个,一般通过评论联系车主当地的汽配城。通过汽配城的美妆店,可以选择店内最便宜的3000元合约材料,店内售后可以保修。

然后会以4000-5000价位为主,未来有可能进一步挖掘3000-4000价位的国产品牌。目前6.5mil-7mil车衣4000带左右施工是正常价格,7.5mil-8mil车衣4500-5000带施工是正常价格,更低的价格是低价。这个价位的车和衣服可以在大爵士的自营店或者非大爵士的经销商汽车美容店选择。找店的方式和车膜差不多。我们可以通过评论搜索我们所在城市的线下代理商来协商价格,通过PDD或者一条鱼搜索有电子保修的车和衣服的货源,然后对比价格。因为大部分的车和衣服都是区分线下支付和线上支付的,所以我们买的时候一定要靠品牌-色母-厚度-电子保修-价格来区分。

就较高的预算来说,应该尽量看看所有的进口车和衣服。东方影业和谷玮的车和衣服仍然是代表。这种产品的合理价格基本取决于线下门店,网上购买基本没有更经济的情况。预算过万的话,建议看看进口车和国产的衣服,实惠又贵。个人意见是意义不大,车和衣服不像家电。高端国产品牌也可以装P,车和衣服都是粘贴的,但是没有装P的功能。

如何看待隐形车衣这种产品与购买心得

我再总结一下:

1.经过实际使用,车衣的功能体现在增亮、防污染、防划伤;如果习惯给车打蜡电镀,可以考虑买衣服,适合颜值党。如果决定保持汽车的价值并节省修理费,那就不要买。车的服装简直不可能。

2.我觉得车衣不是XX税,是有用,但不实用,不是刚需,不划算,但只要不贵,就不是XX税。

3.车衣价格持续降低,但是工时减不下来,所以以后贴车衣肯定更便宜,但是反正是2000多的东西,在汽车后市场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4、车衣购买和使用,其实大部分车友还是愿意买品牌的,求稳。品牌我觉得可以买经营多年的国产品牌,而且是质量高的大品牌,都是进口的,是两个预算阶段比较受欢迎的选择。

5.尽量不要做第一批小白鼠。比如万华化工颗粒的车衣是今年新出的,比进口的便宜。如果要贴这个产品,等两年再观察。没有翻车的例子,两年后肯定会更便宜。这是我的建议。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关系,欢迎车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标签: 品牌 产品 价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