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在行业内引发关注的“单踏板”现象,有关部门发布政策规定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应用。这是特斯拉的首次公开回应,具体情况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特斯拉车友又爆了。
是因为昨天发布的新款高性能版Model 3吗?不,这款强调驾驶性能的新车,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关注的人真的很有限。真正引起轰动的是工信部的一份文件。
5月27日,工信部发布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5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A型车和同时装有A型和B型电再生制动系统的车辆,不能在前进档松开油门踏板减速停车”成为讨论的焦点。
所以单踏板时代要结束了?
踏板的生命就是“反复拉”
2023年11月,GB 21670《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第六次会议在重庆召开。来自50多家单位的8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重点讨论了A型电再生制动系统标准的相关内容。
与会专家从制动强度限制、人机交互和工作模式提醒、是否允许制动和停车等方面给出了建议。最后形成了征求意见初稿。
为了明确A型电再生作为辅助制动的定位,本要求是在充分的行业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引导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保障行车安全。
文件中指出,驾驶员长时间控制油门踏板可能会养成相应的驾驶习惯,紧急制动情况下可能会误踩油门踏板。同时,工信部也在文件中解释,考虑到行业技术和产品的现状,将给予该条款单独的过渡时间。
特斯拉也回应了这份文件引发的争议,称这一标准尚未正式发布实施,不会影响现有产品和功能。
对了,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是今年7月27日。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您需要以书面形式或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反馈。个人需要签名,公司需要盖公章,留下联系方式。
我见过很多特斯拉车主在行动。在他们看来,取缔“单踏板”模式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倒退。
真的吗?
在这里,我给没接触过这种驾驶风格的朋友解释一下。还有很多人认为特斯拉只有一个踏板。
特斯拉还为其车型配备了两个踏板——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不同的是,松开油门踏板不仅意味着停止加速,还会启动动能回收系统使车辆减速。处于“保持”模式后,车辆无需踩下制动踏板即可完全停止。
特斯拉认为,如果车辆的加速和制动可以只用一个踏板来完成,那么驾驶员在日常驾驶中就不需要频繁地在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之间来回切换,驾驶变得更加容易。
对于这样的驾驶风格,工信部是相当支持的。
三年前,特斯拉如日中天,市值突破一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汽车制造商。有人向工信部投诉特斯拉的踏板逻辑,认为刹车效果明显的油门踏板违背了百年来汽车的驾驶习惯,是误踩油门踏板的罪魁祸首。
工信部当时的答复是:
制动能量回收和单踏板驱动模式都是新能源汽车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并非特斯拉独有。用户在购买和使用相关新能源产品时,应熟悉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性,确保行车安全。
事实上,所谓的“单踏板模式”并不是特斯拉首创的,市场上也不是只有特斯拉的车型才有这种功能。宝马、奔驰、福特、北极星、smart等品牌的新能源车,也可以通过强大的动能回收,让车辆停下来。
不过,相比其他公司,特斯拉要激进得多。
2013年,特斯拉推出首款车型Model S P85。起初,动能回收可以完全关闭,但在一次OTA升级中,特斯拉悄悄“砍掉”了取消按钮,用户只能在“低”动能回收和“标准”动能回收之间选择。
2020年6月,特斯拉对其动能回收系统进行了又一次重要的改变,取消了北美车型的“低”动能回收选项,用户只能使用“标准”动能回收。然后,2021年1月,首批交付中国市场的Model Y车型只有“标准”选项。
长期以来,虽然很多业内人士一直在呼吁特斯拉放弃“单踏板模式”,但特斯拉从未认为该功能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可能是“用户不会用”。
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林曾表示,特斯拉需要加强消费者教育。此外,她还在社交媒体上否认了北美246起“失控事故”与特斯拉强劲的动能回收设定有关。
或许是迫于外界压力,特斯拉终于在去年5月召回了部分生产日期为2019年1月12日至2023年4月24日的车型,共计110万辆,相当于全球累计销量的1/4。
特斯拉通过OTA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推送了新功能,允许驾驶员自主选择动能回收的制动强度,当驾驶员长时间深踩油门踏板时,还会在屏幕上发出提醒。
毕竟特斯拉不想再背“刹车失灵”的锅了。
最后决定的是你的右脚。
2021上海车展第一天,特斯拉倡导这位女士穿上印有红色“刹车失灵”字样的白色t恤,爬上一辆Model 3展示车,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随后特斯拉冲上热搜。
三年后,特斯拉终于等来了一审判决,告别了“刹车失灵”的阴影。
5月30日下午,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与张女士名誉权纠纷案在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张女士公开发表道歉声明,并赔偿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各项损失共计172275元。
判决书中写道:
明知没有确凿的证据,张女士在对公众说话时也没有注意到自己话的客观性和针对性。而是她特意选择上海车展媒体日到特斯拉展台区,提前做了一件印有“刹车失灵”字样的t恤,爬上展车车顶高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刻意借助现场媒体将不切实际的信息快速广泛传播。
[div][div]
其言行明显具有贬损特斯拉上海公司名誉的主观故意和过错。法院驳回了张女士关于她没有主观过错的抗辩。
从结果来看,法院为特斯拉正名,是为了舆论和法治。然而,围绕单踏板模式的争议并没有结束。与我们长期以来的驾驶习惯相比,这种独特的驾驶模式确实有显著的差异。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很有可能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油门踏板来控制车辆的加减速,但最后一停还是要踩刹车踏板。
不要低估习惯的力量。
20世纪30年代,为了减轻飞行员在长时间飞行中的疲劳,三轴稳定自动驾驶仪被应用于民用航空领域。但随之而来的是飞行员对机器的过度依赖,以及紧急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反应迟钝。因此,美国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标准。
在汽车的世界里,我们也在寻找细如发丝的平衡线。单踏板模式无疑改变了普通人对驾驶的认知,以一种近乎神奇的方式,加速和刹车交织在同一个踏板上。但这个功能背后,隐藏着对驾驶习惯和安全意识的挑战。
任何行业的创新,都有一个边界,这个边界是由安全、法规、用户接受度和社会责任来定义的。
今天工信部的征求意见稿,就是对这个边界的深刻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