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正式步入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回看今年的汽车市场,那么新能源汽车继续走高,无论是比亚迪即将完成年销量300万辆的历史时刻,还是中国汽车品牌首次跻身全球销量前十名单,这些无不在显露着中国汽车开始真正在全球市场拥有了自己的名字。比亚迪作为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方面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企业价值观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要持续攀登技术高峰,同时也要看清新能源的大势方向,这也是和传统燃油车技术不可同日而语的存在。
新能源汽车时代,传统的底盘、发动机、变速箱逐渐演变为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三大电动系统。然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行业,车身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却又相对陌生。今年4月,云起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问世,彻底改写了车身控制技术依赖国外的历史,成为行业首款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通过整合人、车、路、云、系统五个维度,满足新能源汽车时代用户的全新体验升级。随着云起的发布,也显示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储备。
悬架作为上下半身的连接点,对身体的垂直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缺乏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垂向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质量增加,对风阻系数的敏感性增加,这使得掌握车身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云起是比亚迪集团历时五年、耗资数十亿元研发的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为比亚迪汽车全品牌产品带来了颠覆性的驾驶体验,涵盖了家用、运动、行政、越野、娱乐等不同场景的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的日益激烈,云系统的问世让比亚迪在技术和性能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云快开了才知道表现如何。比亚迪近日邀请汽车专业媒体和用户参与云起系统的真实体验。用事实说话,好的体验真的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目前,云起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由三套子产品组成,在不同车型上表现出色,为我们的汽车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驾驶体验。
说到云起的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就不得不提它的三个子系统:云起-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云起-A智能空气动车身控制系统和云起-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
首先是云起-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比如比亚迪宋L,比亚迪韩寒,腾势N8等刚刚发布的,都配备了云起-C系统,该系统在道路舒适性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无论是急弯行驶还是急速加速,云战车系统都保证了最佳的舒适性,同时尽可能保持驾驶者的操控乐趣。比如得益于加速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电控减震器和云起智能计算中心,比如在崎岖的路面上行驶,会有一种上吐下泻的感觉。这些痛点是因为传统减震器只有单一的固定阻尼曲线,而全新的云起电控减震器具有大带宽可变阻尼力,解决了这个痛点。
其次,小芸-智能空气体控制系统。腾势N7等车型搭载云念-A系统,为驾驶者带来颠覆性的山路操控体验。在高速过弯等场景下,云战车系统根据车身姿态变化和转向信号,快速调整智能翼座,使驾驶员始终保持良好的驾驶姿态,提高驾驶安全性。得益于其空气弹簧和阻尼连续自适应调节功能,比如我们在安装路面减速带时,经常会遇到强烈的颠簸感。此时,当云起-A系统与被动悬架结合时,路面的垂直加速度可以降低51%。此外,例如,在拥挤的路段,我们会遇到频繁的制动和可能的晕车和俯仰。此时,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协调和控制各个方向的悬挂、制动和驱动系统来提高乘坐舒适性。
最后是云起-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抬头看U8、方程式豹5以及后续的豹8车型,都搭载了cloud -P系统,在越野场景下表现出非常深刻的印象。云起-P系统通过液压控制模块实现最大200mm的悬架调节行程,不仅提供四轮同步升降能力,还能满足高强度越野连续升降的要求。在极端越野条件下,四轮联动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延长了悬架行程,提高了车轮与地面的接触和车辆平衡感,保证了四轮动力的有效输出。比如在过桥的场景中,一个或者任意两个对角车轮的悬挂会使车辆失去抓地力,容易导致车辆被困。在云起-P的四轮联动技术下,可以显著提高追踪指数,从而解决大家在这种痛苦场景下遇到的情境问题。
这些具体的应用案例场景,都是我们每天用车都会经历的各种痛点。有时候我们已经把很多场景中遇到的情况当成了自以为是,认为应该如此。然而,这些本该如此的情况,在比亚迪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加持下,正在被一一打破。同时,云技术带来了车辆升级的安全能力。
汽车行业有百年历史,核心技术的缺乏一度让我们落后于国外公司。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中国品牌已经显示出与世界接轨的实力。比亚迪云起的上市,再次印证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核心竞争力上的实力,为中国品牌汽车的崛起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科技创新满足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领了新能源汽车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
标签: 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