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职业技术学院
宜昌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23年5月设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于2023年9月16日正式揭牌成立。学校以湖北三峡技师学院为基础组建而成,以全日制普通专科层次学历教育为主,继续教育为辅,兼有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公共实训、技能评价、竞赛集训、就业服务和创业孵化功能。
学校规划占地面积645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建有融媒体中心、心理健康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大学生实践活动中心等16个现代化的实践实训基地,固定资产达2.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1亿元。
学校现有教职工35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128人,研究生40人,省、市级名师工匠、技术能手39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2名,大师工作室3个。设有教学单位8个,现开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智能机电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化工自动化技术、大数据与会计、财税大数据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融媒体技术与运营、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14个,中职专业16个,全日制在校学生近7000人。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宜昌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是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人社部首批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第45、46、47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全国3D打印专业建设示范基地、全国技工教育一体化改革试点院校。多次承办国家、省市级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技能大赛。
学校发起成立“宜荆荆恩”城市群技工院校联盟,全面参与宜昌三峡职教集团创建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工作,学院牵头建设的宜昌装备制造职教联盟入选全国第一批示范性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充分发挥装备制造类专业、化工类专业、创新创业、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等4个产学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的作用,不断推进校、企、行、政融合发展。
校史与历年大事
宜昌科技职业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湖北三峡技师学院的成立。湖北三峡技师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5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宜昌科技职业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23年9月16日,学校正式揭牌成立,成为宜昌市乃至湖北省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在成立之初,便确立了以全日制普通专科层次学历教育为主,继续教育为辅的办学方向,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公共实训、技能评价、竞赛集训、就业服务和创业孵化工作。
2024年,学校成功承办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的选拔赛,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年,学校还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2025年,学校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示范性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特色专业
宜昌科技职业学院在专业设置上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化工、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为特色的专业群。其中,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智能机电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校还特别注重创新创业教育,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孵化、资金支持等服务,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就业情况
宜昌科技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装备制造、化工、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更是达到了98%以上。
学校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
此外,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许多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就获得了企业的认可,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