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利电力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院在水利、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学院始建于1964年,前身为江津地区水利电力学校,历经多次更名与升级,2004年正式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水利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和重庆市“双高”院校建设单位。
学院总占地面积945亩,校舍建筑面积37万余平方米,拥有500余个校内外实习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36亿元,藏书150万余册(含电子图书),固定资产总额12.35亿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7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7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413人,博士43人。学院还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
学院开设高职教育专业44个,涵盖水利、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9个专业大类。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重庆市骨干专业4个。学院还形成了以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骨干型专业群为支撑、培育型专业群为特色的“2+5+3”十大专业群结构。
在就业方面,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达95%以上。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校企合作专业对口就业率超过90%。学院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建有功能齐备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近五年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7银9铜、市级奖项40金71银123铜。
学院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近三年,学院新增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7个,开展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105项,科研与社会服务到款额达5500余万元,累计培训12.96万人次。学院还入选工信部首批工业大数据科教融汇创新中心试点单位,成为西南地区水利科技服务地方产业的品牌。
学院注重文化育人,弘扬“上善若水,学竞江河”的校训,构建了若水文化、名人与水、水哲学思想的环境育人体系。学院获批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示范学校,水文化育人案例荣获全国水文化育人优秀案例一等奖,育人成果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学院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泰国、越南、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学院还发起首个“中国—东盟清洁能源产教融合联盟”,在印尼成立“智慧水利熊猫学院”,获批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
近年来,学院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水利发展和重庆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川渝、聚焦水电、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推动学院迈向“特色鲜明、行业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