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专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公立全日制高等艺术职业院校,隶属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学校前身“福建艺术高等专科学校”于1958年在福州三坊七巷创立,历经多次调整,于2005年由“福建艺术学校”升格为“福建艺术职业学院”。2008年通过教育部首轮人才培养评估,2016年通过第二轮评估。
学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寄语“八闽艺苑春常在,丰碑应树育花人”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学六十余年来,学校为省内外文化艺术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如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吴新斌、中央电视台导演夏蒙、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奋武、原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陈玉峰、音乐教育家李未明、小提琴教育家何弦、钢琴教育家杨鸣、舞蹈编导范东凯、歌唱家阮余群等。此外,学校还培养了多位戏曲表演“梅花奖”得主,如曾静萍、李敏、陈洪翔等。
学校以“艺术表演、艺术创作”为特色,以“非遗传承、产教融合”为品牌,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艺术院校。2013年,学校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基地”。2015年,成为文化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2019年,入选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智库成员单位。2021年,学校成为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并牵头制定教育部《作曲技术专业》和《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专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
学校设有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舞蹈学院、闽台戏剧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时尚设计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国艺学院(文化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等二级教学单位。开设32个高职专业(方向)和2个中职专业,涵盖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戏剧影视表演、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时尚表演与传播、书画艺术、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等多个领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500余人,连续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
近年来,学校在校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桃李杯、华东六省专业舞蹈比赛等各类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奖38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7项。学校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演出活动,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福迎八方》等,多次受到文旅部和福建省委的表扬。
在就业方面,学校与多家知名文化企业和艺术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毕业生广泛就业于文化艺术、教育、传媒、设计等领域,部分优秀毕业生还进入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深造。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校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当时学校作为福建艺术高等专科学校在三坊七巷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在2005年升格为职业学院,并在2008年和2016年分别通过教育部的两轮评估。学校在非遗传承、艺术创作、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戏剧影视表演、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等,这些专业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前来学习。学校还注重非遗传承,开设了民族传统技艺、文物修复与保护等专业,培养了大批非遗传承人才。
总之,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以其悠久的历史、卓越的教学质量和广泛的就业前景,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力量,为新时代新福建文化强省和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