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自1999年创办以来,历经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四川省内颇具影响力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为四川师范大学南洋学院,2002年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2007年正式组建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013年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7年被列入“十三五”规划升本院校,2021年成为四川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培育单位。
学校现有成都和眉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02亩,校舍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亿元,图书馆藏书157万册。全日制在校高职专科学生21000余人。学校设有信息技术学院、城市建设与设计学院、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等6个专业学院,以及东坡书院、明德书院、致远书院等3个社区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学校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布局,重点打造了医学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现代服务等5大专业集群,开设3年制高职专业72个和“3+2”贯通培养专业22个。特色专业包括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艺术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物流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
学校在就业方面表现突出,连续10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学校与500余家大型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了“甲骨文产业学院”“东方雨虹产业学院”“必顾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学院”等6个产业学院,开设了30多个知名企业订单班,如“环球洲际订单班”、“成都地铁订单班”、“必顾养老订单班”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韩国、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交流与合作。从2013年开始,每年有近100名学生出国留学,采取联合培养模式,两年后在取得国内大学专科文凭的同时,还将获得国外大学的本科文凭。
学校在科研和教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近五年,承担了5项省级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主持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1项、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8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累计获得厅局级以上课题36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29项,获批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437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
学校现有各类教师1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31.43%,硕士学位及以上占比67.66%,“双师型”教师占比50.54%。学校还引育了各类高水平人才、技能专家,企业兼职教师达28%。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以其卓越的办学条件、丰富的专业设置、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显著的就业优势,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将继续秉承“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