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等学府
济南大学作为山东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主校区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舜耕校区位于市中区舜耕路13号。自1948年建校以来,济南大学始终秉承“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发扬“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培养了近35万名优秀校友,遍布海内外,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校史与历年大事
济南大学的前身可追溯至1948年成立的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经过多次合并与发展,2000年正式更名为济南大学。学校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与提升。2007年,学校成为山东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2020年,学校多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标志着学术研究水平迈上新台阶。近年来,学校在国家级科研项目、国际合作、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特色专业与学科优势
济南大学现设23个学院,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特色专业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等,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之一。此外,学校还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专业6个。
就业情况
济南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学校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设立了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为就业和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300余人,其中教授385人,副教授88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60%。全职院士5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8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7人。学校建有62个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982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
国际合作与交流
济南大学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与美、英、德、法等120余所海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在金融学、机械工程、网络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双学位、交换生、本硕连读等项目。学校还建有孔子学院1所,成立了冰岛研究中心、非洲法语区研究中心等3个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广阔平台。
校园设施与资源
学校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8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及电子文献800余万种册,中外现刊及电子期刊3万余种,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与研究资源。
济南大学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设创新性、国际化、有特色的世界高水平大学,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