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4年,前身为农七师师范学校,历经多次更名与合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4年,最初作为农七师师范学校,随后更名为奎屯师范学校、伊犁州奎屯师范学校、伊犁州教师进修学院、伊犁教育学院,最终在2002年与伊犁州奎屯技工学校、伊犁州文化艺术学校、伊犁州建筑工程学校合并,形成了今天的学院雏形。2012年,学院正式独立设置,并于2020年11月获批第二批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单位,同年12月,奎屯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入学院,进一步壮大了学院的办学实力。
学院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培养了超过9万名各类学生,为新疆和伊犁州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顶岗实习管理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获批全国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第二批实验校。
学院现有“一主一区一基地”的布局,占地面积1645.85亩,校舍面积56.59万平方米,其中自主产权校舍面积41.21万平方米。学院图书馆藏书154.9万册,教职工1005人,专任教师955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84人,外聘教师116人,行业导师129人,客座教授79人。学院还拥有12个博士科研创新团队,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学院与21所江苏高职院校保持密切合作,其中19所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4所为教育部指定的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职业院校。自2019年起,中组部先后派出9名援疆干部来校支援,各对口支援院校共选派86名柔性人才来校支援,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学院设有13个二级学院,涵盖41个高职高专三年制专业,并与塔里木大学、新疆财经大学联办“4+0”园林技术、“3+2”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院积极对接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构建了“4321”专业群布局,包括4个自治区重点(骨干)专业群、3个优先专业群、2个特色专业群和1个培育专业群。学院现有学生19740人,其中高职生17869人,中职生1871人,成人函授732人,学生生源质量不断提升,就业率保持高位稳定。
学院与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了引企入校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实训室18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0余个,专业校企合作覆盖率达到100%。学院还牵头成立了多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和产业学院,如“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天山北坡经济带酒店管理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服务区域发展能力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学院师生在自治区及以上成果中获得了820项,其中国家级170项,自治区级650项。学院还荣获“中国产教融合百强院校”称号,多个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参展国际论坛,自主研发的“天山祥云”和“天山霞光”抗寒月季新品种分获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铜奖。
面向未来,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五大职能,秉持“厚德、笃行、博学、强技”的校训,以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引领,培养服务区域的复合型、实用型技能人才,努力建设全国“双高”校、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建成区域职业教育高地。
在就业方面,学院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尤其是在应用化工技术、园林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虚拟现实技术等特色专业领域,毕业生供不应求。学院还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职场。
学院的特色专业包括应用化工技术、园林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专业不仅与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紧密对接,还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院还积极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帮助学生获得更多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总之,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其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以及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正在为新疆乃至全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