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隶属于山东省残联,是全国残联系统中最早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院校之一。2015年1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在原山东省特教中专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成为我省唯一一所公办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学院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身份,致力于为视障、听障、言语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多重障碍学生以及有志于从事残疾人康复及教育等工作的健全学生提供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服务。
学院设有5个系,开设工艺美术品设计、文物修复与保护、服装设计与工艺、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特殊教育、言语听觉康复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9个特色专业,其中工艺美术品设计和康复治疗技术为省级品牌专业群,中医康复技术和特殊教育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学院还与本科院校合作,开设了“3+2”专本贯通培养项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历层次和就业竞争力。目前在校生1907人,教职工243人,其中专任教师177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128人。教师队伍中不乏全国自强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齐鲁首席技师、省教书育人楷模、省优秀教师等优秀人才。
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全国一流,特色鲜明”的办学目标,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学院在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并在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学院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中国残联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入选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库项目。
在就业方面,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和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康复治疗、特殊教育、数字媒体技术等领域,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院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得国赛奖项2个,省赛奖项21个。
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原山东省特教中专的成立标志着山东省特殊教育事业的起步。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逐步形成了以残疾人职业教育为核心,涵盖康复、艺术、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的办学特色。2015年,学院正式升格为高职院校,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近年来,学院在国内外各类专业技能展赛中表现优异,学生累计获奖近200项,特别是在全球残疾青少年IT挑战赛中斩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充分展示了学院的教学实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院新校区占地490余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已于2023年5月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建筑面积8.68万平方米,计划于2024年完工。新校区建成后,学院在校生规模将达到5000人,其中残疾学生3000人,进一步扩大了学院的办学规模和社会影响力。
作为国家残疾人体育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和全国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学院在特殊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残疾人之家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以及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30多项省级荣誉。
未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发展平台,助力他们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