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行政上隶属于安徽省商务厅,业务上接受安徽省教育厅指导。学校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总面积470亩,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教学设备齐全,功能完善。
校史沿革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最初在安徽贵池建校,校名为安徽省对外贸易学校,隶属于外经贸部。1987年,学校迁至合肥,并更名为安徽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由李岚清题写校名,划归安徽省外经贸厅管理。2000年,学校被评为安徽省重点中专。2004年6月9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特色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外贸、外语;商务、服务”的办学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学校以高质量建设特色鲜明的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为目标,深入实施立德树人工程、质量提升工程、专业建设工程、人才强校工程、美好校园工程、文化引领工程、开放办学工程和治理能力工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特色专业
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贸易学院、商贸流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财会金融学院、文化旅游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学校共有44个专科层次专业,涵盖党务工作、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广告艺术设计等领域。其中,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青睐。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在校生1.2万人,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教授24人,副高以上职称96人,讲师及其他系列中级170余人。学校拥有在读博士5人,硕士以上学位303人,国内访问学者10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0人,省级教学名师18人,省级线上教学名师3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17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138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1个。
教学设施
学校拥有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实验楼、实训基地等完善的教学设施,教学设备装备齐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200个,各类图书资料共193.7万余册,体育场加运动中心占地面积约35500平方米,建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近5000平方米的师生活动中心配备室内羽毛球馆、散打馆、健身房、形体房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价值8717万元。
质量工程
学校是省级“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拥有3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立项建设的骨干专业、1个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招生专业、2个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含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校级特色(示范)专业。学校主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8个,主编“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本。
就业情况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高,省内就业比例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蚌埠及皖南、皖北城市,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学校三次被授予“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在创新创业方面,2017年至今,学校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2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18个(国赛二等奖1个,省赛二等奖17个),三等奖53个(国赛三等奖2个,省赛三等奖51个)。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家“鲁班工坊”建设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中非经贸合作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安徽省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与国外十余所高校签署合作备忘录、师资培训协议或者学分互认协议,定期开展教师境外研修、领导互访、学生交流学习等。学校与爱尔兰、美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班学生总数达到317人。学校是安徽省唯一的中国对外援助培训项目承办单位,自2013年以来,共承办商务部47期援外培训项目,累计培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等89个国家的1100余名政府官员、企业高管与高级技师。
校园文化
学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会、校长座谈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校的“红五月大合唱”、“健美操比赛”、“创业大赛”、“中英文主持人风采大赛”、“校园十大歌手大赛”等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文化活动。
“十四五”期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引,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对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等文件要求,在省商务厅党组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深化职教改革,坚持“稳规模、促转型、提质量”,着力打造思想品德和技术技能兼备的人才培养摇篮,着力构建高水平专业群和高素质双师队伍,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和国际化办学水平,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美好校园建设,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