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职业技术学校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3 0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58年,经过多次整合与发展,于2005年由原德州市技术学院、德州广播电视大学、德州供销学校、德州粮食学校、德州经济学校合并组建而成。作为德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市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学校实行“一校两牌”模式,即“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德州市技师学院”。学校不仅是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还是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1190亩,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正在建设面积6.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7.6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开放教育和继续教育注册生5000余人。教职工901人,其中专任教师76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543人,正高级职称46人,副高职称201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1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计划,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0个、名师工作室4个、技能传承平台5个、教学名师6人、技术能手9人,齐鲁首席技师3人、德州市首席技师17人,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

学校设有10个教学系部,开设专业50个,以新工科为主,涵盖多个领域。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3+2”专本贯通专业2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示范专业群1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2个。学校在新能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新能源产业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比亚迪产业学院的建立,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专业特色。

学校在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643项,其中包括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金牌2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2项,国家级一等奖25项(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得国赛“光伏工程”赛项全国总冠军)。学校还获得国家级专利359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入选山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新技术研发中心。

学校牵头成立的德州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增至551家,成功入选教育部“全国第二批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此外,学校还牵头成立“山东省太阳能行业职教集团”,并与央企名企共建新能源产业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比亚迪产业学院,牵头成立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德州现代物流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天衢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参建产教融合共同体65个。

在就业方面,学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3%以上,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高校。学校与德州市13个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面向全市各行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累计培训30万余人,职业技能鉴定5万余人。学校还挂牌成立德州开放大学,帮助355名农民工免费上大学,被评选为全国首批乡村振兴电商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韩国、赞比亚、蒙古等10余所国(境)外高校(教育集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达到268人。学校还牵头成立蒙古新鑫产教融合培训中心,3位老师远赴蒙古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马来西亚和立大学共建中马人工智能产业学院。1名教师到突尼斯孔子学院任教,9名教师赴德国开展职业教育交流。学校还开发了非洲塞舌尔国家职业标准、“中文+应用化工技术(初级)(英文版)”教材,被立项为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学校培育单位和“山东省海峡两岸交流示范点”。

经过60余年的发展,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走出了一条“双元办学、集团发展、产教共舞、德能育人”的特色办学之路,被评选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2022年度、2023年度山东省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考核中,学校在山东87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成绩优秀,位居“A档”等次,市委、市政府专门发送贺信以示表彰。

当前,学校正抢抓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打造“九大新优势”,掀起争创国家“双高校”、职教本科专业和创建德州职业技术大学的热潮,努力向特色鲜明、全省优质、全国知名的高职院校迈进。

在校史方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自1958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整合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新工科为主的专业特色。学校在历次重大教育改革中始终走在前列,特别是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还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高职教育领域的标杆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