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职业技术学院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肇始于1907年,是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高等学校,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的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学院前身为1907年成立的绥远中学堂附设简易师范科,开启了呼和浩特地区师范教育的先河。1922年,学校更名为绥远师范学校,1954年定名为呼和浩特市师范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学校开始招收普通师范大专生,2000年9月并入呼和浩特教育学院。2002年,学院迎来重要发展节点,由呼和浩特教育学院、呼和浩特管理干部学院、呼和浩特市职工大学、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大学四所院校合并组建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2004年至2006年,学院先后接收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和浩特铁路局分校、呼和浩特铁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广播电视学校、内蒙古技师培训学院等院校。2020年,学院再次扩大办学规模,接收呼和浩特市卫生学校,至此完成十校合并,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学院累计培养70000余名应用型人才,近五年来累计培训社会各类技能人才达15万人次以上。大批优秀毕业生成长为生产、服务、教育一线的骨干力量,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色专业与就业优势
学院现设有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药品生物技术、电子商务、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旅游管理、学前教育、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小学教育、大数据等9大类60个招生专业。其中,药品生物技术、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学前教育等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学院与国网蒙东、新特硅、弘远新材料、内蒙古大厦等273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培养专业8个,设立订单班24个,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7%以上。
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
学院占地面积2005.49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0.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13.7亿元。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生15197人,教职工1122人,其中专任教师844人,"双师型"教师占比50.24%,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7%,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占比57.4%。学院聘请现代产业导师、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221人,特聘外籍客座教授10人。拥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0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0个、自治区级教坛新秀9人。
科研创新与国际合作
近三年来,学院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12项,市级项目46项。教师发表论文737篇,出版著作184部,取得专利123项、软件著作权67项。学院建有花青素生产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在国际合作方面,学院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大学、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工业大学合作举办6个专业学历教育项目,合作历史长达20年。2023年,学院制定国际标准2个,实施"中文+职业技能"项目2个,入选"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
办学成就与社会声誉
学院先后获批"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呼和浩特市分基地""全国第二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首批自治区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称号。荣获"全国职业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优秀成果建设培育项目成果奖""内蒙古自治区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2023年入选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竞争力A类名单,标志着学院办学实力和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将继续坚持"明德修身、格物致知"的校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成为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