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是辽宁省教育厅直属的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首家以广告专业为主的高等院校。学院位于沈阳市北郊,占地面积425499平方米,建筑面积127887平方米,与辽宁大学(文科校区)、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航空学院、沈阳工程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共同构成了沈阳北部高校文化圈。学院现有教职工419名,在校学生5000余名,馆藏图书36.41万册。
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广告专业为核心,设有市场营销(营销与策划)、广告营销与策划、广告经营管理、商务管理、商务经济与代理、广告设计与制作、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服装工艺技术、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编导等22个专业,18个培养方向。其中,广告设计与制作、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等专业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成为学院的特色专业。
学院在实训教学方面投入巨大,专建了8000平米的实训大楼,配备了模拟广告公司、多媒体实训教室、模拟会务中心、形体活动演示厅、录音室、实训声像反馈厅、雕塑场、工艺车间、成果展厅、摄影棚、图像绘制场、图文印制场、服装成制场等先进设施。此外,学院还拥有多种智能实训设施,如电脑设施、动漫教学设施、线型编辑非线型编辑设施、音像录制设施、电脑雕刻设施、电脑喷绘设施、铜艺加工设施、不饱和树脂成型设施等。2010年,学院创建了九鼎视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学生实习与实训提供了新的平台。2011年3月,学院成为中国移动集团辽宁首家创业孵化基地。
学院在就业方面表现突出,连续十余年就业率达到95%以上,位居辽宁省高校前列。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订单教育协议,2014年新生实现了全额订单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毕业生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学院因此荣获沈阳市创业就业先进单位称号。
学院现任院长高凯征教授,曾任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是辽宁大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高教授是国内著名的美学家和教育家,曾荣获沈阳市优秀专家称号、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专家津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以及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他还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文学会理事长,并担任第十二届全运会评审专家组成员。
学院采用“二元互导”的管理模式,即以老师为主导的管理者为一元,以学生为主导的被管理者为一元。这种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学院的管理工作中,两者相互合作,积极参与学院民主管理,行使民主权利。学院还定期举办“尊师、敬学、重教”听证会,至今已举办了五十期,深受师生好评,解决了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问题,并为学院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辽宁广告职业学院校园听证会曾被评为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
在教学改革方面,学院始终贯彻“三点一线”的指导思想,突出智能实训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9年,学院率先进行了考试改革,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笔答考试模式,综合使用研讨式、谈话式和笔答式的考试方式。同时,学院还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案例教学和创意教学两部分。案例教学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研讨,分别是案例的实训功能、案例与文化知识讲授的关系、案例教学的方法、案例的收集、案例教学的目的性及案例教学的整体连贯性;创意教学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研讨,分别是联想机制、联想实训设计的原则、联想元素的收集与开发、非视觉课程的创意教学思路、创意案例的分析的使用。教改过程采取的是研讨会和观摩课相结合的方式,边研讨边实施,使案例教学和创意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推进艺术类专业的工作室建设和各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的调整,用市场需要的人才标准培养学生,把市场引入学校。学院将继续贯彻“面向市场,开发潜能,学以致用,自强自立”的十六字方针,扎实工作,兢兢业业教学,勤勤恳恳钻研,为成为国内一流院校而继续努力。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重要的发展阶段。1993年建校初期,学院以广告专业为核心,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广告教育的领军院校。2000年,学院开始引入智能实训教学模式,成为国内首批将实训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高校之一。2010年,学院创建九鼎视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2011年,学院成为中国移动集团辽宁首家创业孵化基地,标志着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2014年,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订单教育协议,实现了新生全额订单培养,进一步巩固了学院在就业市场的领先地位。
学院在广告设计与制作、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等专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在广告、传媒、设计等行业中表现突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院将继续秉承“面向市场,开发潜能,学以致用,自强自立”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