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校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7年,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是京津冀地区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电力类高职院校。学院由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举办,在河北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开展办学业务。2012年,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批准成立技能培训中心,与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署办公,形成了高职教育与职工培训两项业务并举并重、相融共促的发展局面。建校六十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电力行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校史与历年大事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57年成立的保定电力学校,最初以培养电力技术工人为主。1960年,学校升格为中等专业学校,开始招收中专生。1985年,学校更名为保定电力技工学校,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规模。2003年,学校正式升格为高职院校,更名为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篇章。2012年,学院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合并,形成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的双轨制办学模式。2020年,学院被列为河北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标志着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70亩,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1.0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1085.47万元,馆藏纸质图书32.7万册、电子图书33.2万册、电子期刊25.9万册。生师比、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数量等7项指标优于国家双高校中位数。
特色专业
学院始终植根电力行业,形成了以“电”为特色的专业体系及核心竞争力。现设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输配电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等12个专业。其中,供用电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为国家级骨干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专业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
师资力量
学院有教职员工284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135人,本科及以上278人,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17人。学院还常年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知名教授、教育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实训设施
学院拥有111个实训室(场),包括火力发电厂模型室、变电仿真实训室、500kV输电室外实训场、配电自动化实训室、智能微网实训场等。其中,反窃电实训室、继电保护实训室和信息通信实训基地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学院还挂牌成立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实训基地,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通专业共享培训基地、中电联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作业人员专业能力评价基地等。
招生与就业
学院坚持做精做优的办学思路,严控招生规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的高标准。现有在校生2700余人,生源主要来源于河北省、山东省等16个省(市、自治区)。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保持在97.7%以上,平均协议就业率达90%以上,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国有及民营电力类企业,其中签约国有企业比例达半数以上。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粤丰环保电力公司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校企合作
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河北新龙科技集团开展“2+1”校企合作办学,先后与多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还牵头组建了河北省电力职教集团,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成功申报国家级职业教育电力技术类“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服务发展
学院坚持着眼公司、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基本建成了覆盖电网企业主营业务主要技能岗位的培训资源体系。同时,学院积极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提供职工技能培训和线损治理、冬奥保电、柔性直流输电、电力无人机等全面支撑服务。2012年以来,学院累计开展职工培训65.6万人天、鉴定及评价5.9万人次。
办学成果
建校以来,学院先后荣获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标兵学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21年“金平果”排行榜显示,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专业排名第一、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和发电运行技术专业排名第三、供用电技术专业排名第五。
进入新发展阶段,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工作部署,持续深化“技能+科研+服务”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着力建设电力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电力职教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电力职教产业化发展创新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