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遵职”)始建于1956年,由原遵义农业学校、遵义财贸学校、遵义农业机械化学校、遵义商业技工学校、遵义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学校位于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革命老区——遵义市,地处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的核心城区新蒲新区,占地面积833亩。作为贵州省优质校、贵州省“双高”学校立项建设单位,遵职是贵州省首家探索授予副学士学位的高职院校,也是贵州省乡村治理与发展学院、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之一。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位居贵州省高职院校前列。
遵职的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累计招收来自16个国家的留学生70余人。学校秉承“笃学践行、崇德尚能”的校训,坚持“立足黔北、服务城乡、强农兴工、助推三宜”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现有10个教学院系(部),包括经济管理系、现代农业系、汽车工程学院、人文旅游系、建筑与艺术设计系、机电与信息工程系等,2022年开设25个专业。其中,现代农业系、汽车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系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尤其是现代农业系,依托贵州省丰富的农业资源,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170人,教授13人,副教授66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60%。学校还聘请了知名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为名誉校长,并柔性引进了大批专家学者、行业技能大师和企业生产专家,进一步提升了教学和科研水平。
在就业方面,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部分专业如市场营销、汽车工程、现代农业等就业率更是高达95%以上。学校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设立了多个创新创业基地,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学校在科研和技能竞赛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学生和教师在全省、全国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尤其是在市场营销、汽车工程等专业领域表现突出。2022年,学校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7项。此外,学校教师团队在国家级教学能力比赛中也屡获殊荣,2021年大学语文团队和儿童文学团队分别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还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塑魂、蓝色致用、绿色出彩”的校园彩虹文化。2018年,校园彩虹文化获贵州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进入全国职业院校文化建设50强。2022年,学校教学成果《以遵义革命文化为引领“四红五进”赓续高职生红色血脉的路径探索与实践》荣获全省特等奖。
学校在党建和社会服务方面也表现突出。2020年,学院党委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学校还是全国“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基地、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长征精神实践研修基地,以及全国高教学会职教分会全国职教联盟红色培训基地。
60多年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不忘初心,艰苦创业,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学校抢抓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机遇,主动对接新一轮东西部协作,落实“珠遵合作”内容,全面推进学院各项改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创建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院而顽强奋斗。
未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承“笃学践行、崇德尚能”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