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校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坐落于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是一所由天津市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国办普通高等院校。作为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化实验校和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示范校,学校入选天津市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4年,当时成立了天津市业余机械学院和天津市机械学校分校。2001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学校正式成为首批高职院校。2016年,学校迁入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占地面积达7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6.22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拥有在校生12000余人,教职工404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37人,博士、研究生学历201人。学校还拥有国家级技术能手1人,省市级技术能手7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获得者2人,并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派出企业科技特派员63人。
学校依托行业办学,紧密围绕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和“1+3+4”产业体系,设有3个二级学院,7个专业群和26个高职专业,并与高校联合培养1个本科专业,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信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等4个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骨干专业”。学校还建设了先进制造实训中心、全国VST工程实践创新研究院、汽车修理一体化实训室、VR+航空工程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等高水平实训场地,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
在就业方面,学校与空中客车、北京现代等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和留津率均位居全市前列。学校还连续十二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荣获国赛一等奖27项、二等奖37项、三等奖41项。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体系建设,通过“五育并举”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征兵工作连续多年在天津市高校中排名第一,并建立了“国防预储班”和“精准预储”教学新模式,在全市高校中推广。此外,学校还打造了60多个学生文艺社团和专业社团,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技能节、运动会、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平台。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打造“鲁班工坊”职业教育品牌,先后在印度、葡萄牙和马达加斯加建立了鲁班工坊,探索职业教育与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模式。学校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还被批准为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进一步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制作中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中心”等国家级项目,助力天津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作为津南区职业技能联盟秘书处,学校牵头实施“海河工匠”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达2.3万人次。
展望未来,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建设“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高等职业学校为目标,着力培养符合现代化企业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学校特色专业包括工业机器人技术、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这些专业紧密结合天津市的产业布局,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历年大事记:
- 1964年:天津市业余机械学院和天津市机械学校分校成立,标志着学校的前身诞生。
- 2001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学校成为首批高职院校,正式开启高等职业教育之路。
- 2016年:学校迁入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占地面积扩大至700亩,办学条件大幅提升。
- 2018年:学校承办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展示了天津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 2020年:学校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获批为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
- 2022年:学校连续十二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荣获多项国家级奖项。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强技、笃学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天津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