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二、2025年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简介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直属的一所具有鲜明化工和建材行业特色及技术优势的国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享有盛誉。近年来,学院先后获评全国职业院校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理事单位、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并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
学院秉承“厚德博学、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坚持“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校以来,学院已为自治区培养了10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深受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大批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学院占地769亩,建筑面积26.2万㎡,固定资产总值106280.30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8167.62万元。现有教职工560人,高职在校生11543人(含企业扩招生)。学院设有化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通识教育教学部、思政理论教研部、体育教学部等教学单位。学院紧密对接自治区新能源、新型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布局专业,专业涵盖生物与化工、装备制造、能源环境与安全、公共管理与服务、电子与信息等大类,现有招生专业45个。
学院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成绩斐然,建有“煤化工技术”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化工装备技术”“大数据技术”2个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国家级重点专业7个,自治区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学院聚焦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14年“开发大型现代煤化工教学工厂,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近三年,学院获评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协会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学院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近三年来,学院牵头成立政行企校多元共治的“智慧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多家头部企业联合成立产业学院,联合开展“订单班”“工匠班”人才培养,建成5个自治区“工匠班”;30个专业可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可开展43个工种的技能人才等级评价认定工作。学院入选国家西部地区50所产教融合卓越高职学校,获批自治区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自治区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自治区“工匠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校内专任教师44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35人,副高级职称的146人,具有硕士学位专任教师255人、博士14人,“双师”素质教师286人。有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自治区突贡专家3人、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自治区级劳模1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自治区“五一”巾帼标兵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2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6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2人,自治区最美教师1人,自治区优秀德育工作者2人,自治区高校优秀辅导员1人,自治区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有自治区级专业教学团队13个,自治区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3人。近三年,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区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全区职业院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学院坚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方针,持续提升科研能力。近三年,教师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自治区级纵向科研课题50项,横向课题和技术服务40项,成果转化8项,国家专利和软著45件,SCI、EI论文10篇、核心论文70篇,荣获中国科协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行业学会二等奖1项,获批自治区“优秀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2023-2025年)”。
学院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获聘鲁班工坊建设联盟观察员单位;与蒙古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埃及、坦桑尼亚等国家的大学及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目前,全院师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办好办实“两件大事”和“闯新路、进中游”目标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申办职业本科教育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提升办学能力和深化产教融合为路径,以专业群建设对接区域重点产业链发展为特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奋力续写现代化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建设新篇章,力争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校史与历年大事: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内蒙古化工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知名的化工类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学院正式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2014年,学院“开发大型现代煤化工教学工厂,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标志着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20年,学院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2023年,学院获批自治区“工匠学院”,成为自治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试点单位。
就业情况: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化工、建材、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行业,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学院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业典型。
特色专业:
学院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成绩斐然,尤其以“煤化工技术”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为代表,该专业群紧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此外,“化工装备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两个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也在行业内享有盛誉。学院还设有国家级重点专业7个,自治区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形成了以化工、建材、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为主体的特色专业体系。